上观新闻|【钩沉】中共领导的浦东抗日武装打响海上抗日游击战第一枪


上观新闻|【钩沉】中共领导的浦东抗日武装打响海上抗日游击战第一枪
文章图片
1937年8月13日 , 淞沪会战爆发 , 日本侵略军凭借其海军优势 , 于杭州湾金山卫登陆 , 切断上海国民党守军的后路 。 11月12日 , 上海陷落 , 随后浦东地区也被日寇占领 。
一个问题问住了红军将领张爱萍
“七七”事变后 , 毛泽东派遣正在抗大学习且即将毕业的张爱萍 , 带领吴克华(原红一方面军师参谋长)、余立金(原红二方面军师政治委员)、彭林(原红二方面军师政治委员)、曾广泰(红四方面军师政治委员)等红军干部经西安、南京抵达上海 , 准备在日军占领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
在“八·一三”淞沪会战炮火中 , 设立在上海的中共江苏省委(当时 , 中共上海党组织隶属于中共江苏省委管辖)注意到在上海郊区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的问题 , 并设立军事运动委员会(简称“军委”) 。 张爱萍任军委书记 , 吴克华、余立金、彭林、曾广泰为委员 。
1937年9-10月间 , 中共江苏省委军委在上海举办3期军事训练班 , 约30多人参加 , 主要学习如何组织游击武装和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 由张爱萍和吴克华负责授课 。 在一次讨论中 , 学员们向张爱萍提问:“你们讲的都是红军时期在山地打游击的经验 , 现在上海周围都是河网密布的平原地区 , 该怎么打游击?”这一问把张爱萍问住了 。
课后 , 张爱萍与吴克华研究出一个初步设想——上海周边广大农村地区村镇稠密 , 人口众多 , 日军绝不可能全部占领 , 而是只能控制城市及某些重镇和主要交通线 。 这样 , 他们可以在有条件的村庄秘密组织游击队 , 白天分散在各村 , 晚上集中起来打游击 , 等到队伍发展壮大了 , 再根据实际敌情 , 相对集中行动 , 进而发展成游击军进行较大规模作战 。 他们把这一设想提交给江苏省委进行讨论 , 获得省委的同意 。
1938年1月 , 中共浦东工作委员会(简称“浦委”)成立 , 陈静任书记 。 2月 , 浦东地区第一支抗日武装一一南汇县保卫团第二中队(简称“保二中队”)组建 , 由参加过土地革命时期著名的泥城暴动、曾任中共南汇县委领导人的周大根担任中队长;同年8月 , 组建第二支抗日武装——奉贤县人民自卫团 , 团长蔡辉 , “浦委”书记陈静任政训员;9月 , 组建第三支抗日武装——南汇县保卫团第四中队(简称“保四中队”) , 中队长是连柏生 。
此外 , 还有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简称“八办”)领导的川沙边区抗日自卫团四大队(简称“边抗四大”) , 陆祥生任大队长 , 实际领导人为林钧 。 林钧曾先后参加过五卅运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和南昌起义 。 1938年7月 , 奉“八办”指示 , 回原籍浦东开展武装斗争 。
打响浦东沿海游击战第一枪
这几支抗日武装组建后 , 不仅打响浦东沿海游击战第一枪 , 还积极开展了多次抗日武装斗争 。
潘家泓渔港伏击战 。 潘家泓是南汇县东部沿海重要的渔港和海运港口 , 出海渔民多聚居于此 。 1938年11月1日 , 据侦察员报告 , 驻川沙日伪军80多人要到潘家泓港进行“扫荡” 。 “边抗四大”领导决定 , 派中队长黄玉率第2中队与特务中队在附近埋伏 , 组织一次伏击战 。 第2中队驻地离伏击地点较远 , 部队经过20多里路程的急行军 , 赶到指定地点时 , 敌人正在由朱家店向潘家泓港方向前进 。 当敌人过河上桥时 , 埋伏在河对岸的特务中队首先开了火 , 机枪、步枪猛烈射击 。 几个刚踏上桥的敌人当即翻下河去 。 敌人后续人员不敢再前进 , 退守到附近村子里抵抗 。
这时 , 第2中队从东南方向插进村子里 , 包抄打击敌人 , 特务中队从东北方向插进村子追击敌人 , 两路钳形夹击 , 敌人向西北方向逃窜 。 战斗历时1小时 , 毙伤日伪军15人 , 藏在草垛里的1名伪翻译官和3名伪军被俘 , 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 , 我方无伤亡 。 这是中共领导的浦东抗日武装第一次胜利打击日伪 , 给浦东民众以很大的鼓舞 。 1938年12月 , “边抗四大”还发起攻占横沙岛伪警察所战斗 。 当场俘虏伪警察20多人 , 缴枪10余支 。 部队在岛上召开了民众大会 , 宣传抗日救国道理 , 讲明岛上警察今后不准欺压百姓 , 否则严惩不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