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历史剧和古装剧中经常出现的几类错误,你最不能忍的是什么?( 二 )


【爱历史】历史剧和古装剧中经常出现的几类错误,你最不能忍的是什么?
文章图片
古装剧中容易出现错误的称呼有“太监”、“本宫”、“大人”、“父皇”、“臣妾”等 。 例如太监 , 只是宦官中的最高级别的官员 , 并非所有的宦官都有资格叫做“太监”;“本宫”只有一宫之主才能够自称 , 并非所有的妃子都可以说;大人在唐朝之前是父亲的意思 , 在唐朝之才演变为高级官员之间的互称 , 在清朝才是老百姓称呼官员的通用词汇……
除了个别需要注意的称呼之外 , 大部分称呼可以按照现在人的理解去称呼 , 毕竟电视剧是给现代人看的 , 比如夫人、丈夫之类的词语 , 我觉得就没必要吹毛求疵了 。
另外 , 这里再说一下古代诏书称呼的问题 。 在许多古装剧中 , 只要皇帝的圣旨来了 , 那么在场的人都会跪下 , 然后使者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实际上 , 这句话是从朱元璋开始使用的 , 之前的朝代并非如此 。 例如唐朝的诏书开头为“上天眷命 , 皇帝圣旨” 。 另外 , 圣旨不一定非得写“诏曰” , 还有“制曰”、“敕曰”等 。
实际上 , 历史剧、古装剧中的历史错误根本不局限于这些 , 如果统计起来 , 估计都可以成为一门学问了 。 作为一个拥有4000年文明的历史国度 , 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历史 , 拍摄的历史剧、古装剧应该尽量符合历史的原貌 。 如此 , 我们的电视剧、电影才不会对青少年产生较大的错误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