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程通:明初有名忠节义士,是如何为国奔走而后殉节?( 二 )


【历史故事】程通:明初有名忠节义士,是如何为国奔走而后殉节?
文章图片
2同乡知己:黄希范
黄希范 , 程通的同乡挚友 。 程通的其他交往好友多是新安旧识或者一起司王府事务的同僚 , 且多为忠臣或文采卓越之士 。
陈彦回(1353-1402) , 字士渊 , 号纳斋 , 莆田人(今福建省莆田市) 。 曾任保宁训导、平江知县、徽州知府 。 程通与陈彦回往来十分密切 , 陈彦回弟陈彦困还乡时其特地作《送陈士深还莆田序》赞赏兄弟二人为祖母尽孝之心 。
寅宾堂建成后陈彦回作《题寅宾堂诗》回赠程通 。 靖难兵起 , 燕王军队逼近京城 , 陈彦回召集士兵前往救援 , 其后被捕 , 燕王入京后处死 。
《明史》《革除遗事》《忠节录》均有其事迹 。 周是修(1357-1402〉 , 名德 , 泰和人(今属江西省吉安市) 。 洪武末 , 举明经 , 为霍丘训导 。
朱元填看中周是修才华 , 亲擢为周府奉祀 , 后又进周府纪善 。 建文元年(1399) , 周王被贬为庶人 , 周是修改衡府纪善 。 靖难之役 , 京城失守 , 周是修留书诀别友人 , 托付后事 , 后又“具衣冠 , 为赞系衣带间 , 入应天府学 , 拜先师 , 毕自经于尊经阁” 。
【历史故事】程通:明初有名忠节义士,是如何为国奔走而后殉节?
文章图片
《贞白遗稿》的成书过程、文献著录和版本
《贞白遗稿》是程通后人旁搜博访程氏遗文拾摄而成 , 其间经过四次整理刊刻 , 有四版本 , 是研宄程通其人最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料 。
一成书过程与文献著录
《贞白遗稿》较为复杂的成书过程 , 导致各个目录书和版本间出现了同书异名的现象 。
1成书过程
据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吉林大学图书馆所提供的书影显示 , 书名页首行题“明辽府左长史程节愍公著” , 次行黑体隶书又镌“贞白遗稿”四字 , 并且版心书名为“贞白遗稿” , 仅卷名为“明辽府左长史程节愍公贞白遗稿卷之X” 。
因此笔者以书名页为准 , 除为了准确表文献著录信息和馆藏信息外 , 将著录信息为“明辽府左长史程节愍公贞白遗稿”的嘉庆十一年(1806)刻本 , 光绪十四年(1888)重印本和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程氏抄本皆称之为“贞白遗稿” 。
《贞白遗稿》的成书并非是一蹴而就 , 而是大约经过了百余年 。 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后人对程通散见的诗文搜集和乞言 , 可见后来《贞白遗稿》之雏形;第二阶段《贞白遗稿》主体内容的形成;第三阶段是程通后世不断增补《贞白遗稿》 , 添《显忠录》《续显忠录》于其后 。
此本主要内容包括程通诗文百余篇 , 《封建策》两篇 , 《防御北兵封事》有目无文 , 胡松序 , 辽王、解缙、王友行、欧嵩、程敏政等人诗文 , 以及程伯样跋和程长《叙贞白遗稿序》 。
并且根据程伯祥和程长的跋可推断此次整理从嘉靖十九年(1540)就开始 , 于嘉靖三付梓刻板 。
2文献著录
最早见诸文献记载的是《明史》卷九九《艺文》著录:“程通《遗稿》十卷 。 ”后来的书目文献著录《贞白遗稿》的通行本皆为十卷 , 各版本间卷数差异不大 , 值得注意的是个别目录书将首一卷或卷后所附《显忠录》二卷在著录时也予以说明 。
此名版本繁多 , 有《四库全书》本 , 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南京图书馆藏清嘉庆十一年(1806)程邦瑞刻、谦德堂藏板(以下简称嘉庆十一年刻本) , 山西大学藏清嘉庆十一年程邦瑞刻、光绪十四年(1888)修补重印本(以下简称光绪十四年重印本) 。
其四名为《贞白斋诗集》 , 《中国古籍总目?集部》:“《贞白斋诗集》三卷 , 明程通撰 。 清抄本并注明此本藏于台湾“国家图书馆” 。
【历史故事】程通:明初有名忠节义士,是如何为国奔走而后殉节?
文章图片
二《贞白遗稿》的版本
【历史故事】程通:明初有名忠节义士,是如何为国奔走而后殉节?】梳理《贞白遗稿》的版本系统 , 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四种:第一种是天启年间刻本 。 温州图书馆藏天启刻本版本信息显示 , 此本名为《贞白先生遗稿》 , 一函三册 , 共十卷 。 卷七至卷十为解缙、卓敬等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