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玉佛禅寺|皆是虚妄”?,《金刚经》导读第三十四讲丨如何理解“凡所有相( 二 )


不可以 。 在“世俗谛”上 , 如梦如幻的名言“菩萨”必须得去度化如梦如幻的名言“众生” 。 只有这个切切实实的度化的过程 , 才能增长着如梦如幻的名言“菩萨”的名言“福德” 。
但是在“胜义谛”上 , 同时必须观空性 , 度了还得当没度 ,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
第四段经文
那么 , 我们看《金刚经》的第四段经文 。
复次 , 须菩提!菩萨于法 , 应无所住 , 行于布施 , 所谓不住色布施 , 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 , 不住于相 。 何以故?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 , 其福德不可思量 。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 , 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 , 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 , 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
——《金刚经》第四品
《金刚经》这第四段经文 , 讲“无住布施” 。 其实在这里 , “布施”只是一个举例 , 它是用布施代表“六度” , 所以《金刚经》的第四段经文是讲要“无住”地修“六度” 。
也就是在“世俗谛”上 , 如梦如幻的名言“菩萨”修行“六度” , 在“胜义谛”上的“空性”就使得如梦如幻的名言“菩萨”的“六度”是“无住”而修 。 为什么“无住”?
上海玉佛禅寺|皆是虚妄”?,《金刚经》导读第三十四讲丨如何理解“凡所有相
文章图片
因为“空性” , 所以“无住” 。 有一丁点儿不空 , 都不可能是无住 。
所以 , “世俗谛”的要求是发菩提心的菩萨 , 这个如梦如幻的名言“菩萨”必须得行“六度” , 而“胜义谛”上 , 行“六度”的同时观“空性” , 所以“无住”而修“六度” 。 这就叫“悲智双运” , 叫“福慧双修” 。
那么这里边就要解释一个问题 , 因为有的人听了“空性”以后 , 他说:“这什么都空了 , 那我就可以什么都不干了 , 什么都不做了嘛!既然都是空 , 我干什么” 。
上海玉佛禅寺|皆是虚妄”?,《金刚经》导读第三十四讲丨如何理解“凡所有相
文章图片
大家注意 , 目前你只是知道了“空性” , 听说了“空性” , 你并未证得“空性” 。 从听闻、知道“空性” , 到能够证得“空性” , 这个过程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的 , 是要经过巨大的“无住”而修“六度”才能实现的 。
所以 , 听了“空性”就觉得自己可以什么都不干了 , 什么都不做了 , 那是为你原本就不想干、不敢做 , 原本就是很懒惰的心态找个借口而已 。 所以听了“空性” , 不是什么都不干 , 而恰恰要努力地去干 。
上海玉佛禅寺|皆是虚妄”?,《金刚经》导读第三十四讲丨如何理解“凡所有相
文章图片
即便就我们目前仅仅听闻“空性”的境界而言 , 那么如果你没有听闻到“空性”的道理 , 你不懂得“空性”的道理 , 那也许我们世间的善法 , 也就是一切利益众生的事 , 你还可以有选择性地去做 。
也就是说 , 你可能是可做、可不做 , 做也是有条件地做 , 因为没有听过“空性”的众生 , 一定心中有着强烈的“我执” 。
上海玉佛禅寺|皆是虚妄”?,《金刚经》导读第三十四讲丨如何理解“凡所有相
文章图片
那么现在你终于听闻到了“空性” , 知道了“空性” , 因此 , 它不是什么都不做 , 而恰恰相反 , 那么世间的一切善法 , 一切利益众生的事 , 这个时候你不仅得做 , 而且必须得做 , 反而它是没有选择的了 , 是无条件的了 , 因为“无我” 。
各位 , 这就是“世俗谛”菩提心 。 所以听闻到“空性” , 不是什么都不做了 , 而是要基于“空性” , 而发起“度一切众生”的“世俗谛”菩提心 , 基于这个“世俗谛”菩提心 , 要没有选择地、没有条件地去利益一切众生!
其实 , “世俗谛”菩提心就是基于“空性”而发起的 。 基于“空性”发起的“世俗谛”菩提心才是真实的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