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南北状元之争( 四 )


这个惨案发生后 , 后世将当年的第一榜称为南榜;而将第二榜称为北榜 , 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榜案” 。
07
朱元璋死后 , 到了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 , 明朝开始实行南北中卷制度 , 即将全国的科举考试划分为南区、北区和中区 , 实行分地区录取;
到了清朝顺治年间 , 满清将中卷并入南、北卷 , 开始实行南北卷制度;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 南北卷制度最终被废除 , 实行了分省录取制度 。
尽管明清时期实行南北卷制度 , 和分省录取制度 , 但是在排定进士名次的殿试环节 , 仍然是公平竞争 , 在此情况下 , 南方士子的科考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展现:
在明朝有籍贯可考的89位状元中 , 人数最多的省份仍然位处南方 , 分别是:
浙江19人;江西18人;江苏14人 。
到了清朝时 , 长江中下游的东南地区更是进一步崛起 , 在清代114位状元中 , 江苏占了46人;浙江20人;安徽9人 。
明清两代 , 北方地区被彻底挤出了状元前三甲地区 。
这种状元集中的趋势 , 在东南地区更明显:
历数中国古代448名有籍贯可查的状元 , 各省出状元最多的 , 首先是江苏76人;其次是浙江64人——仅仅江苏、浙江两地的状元就达到了140人 , 占比高达31.25% , 对此 , 历代的说法是:
天下英才尽出东南 。
由于北方的状元实在太少了 ,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 当看到阅卷大臣进呈的前十名试卷中 , 有一个陕西人王杰竟然排在第三时 , 乾隆皇帝感慨万千 , 特地将王杰从第三提拔为第一名 , 以此照顾下北方的读书人 , 王杰也因此成了清朝时 , 陕西全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 , 唯一的状元 。
【爱历史】南北状元之争
文章图片
▲末代状元刘春霖 。
1904年7月 , 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次殿试在北京举行 , 在经过一番考评后 , 主考大臣将最终结果呈递给了慈禧“钦定” 。
当时 , 清廷内外交困 , 正准备做七十大寿的慈禧 , 希望从科举中得到一点吉利兆头 , 没想到她一翻开主考官们定为头名的试卷 , 竟然是广东清远人朱汝珍 , 一想到被慈禧下令推落井中溺死的珍妃 , 再加上广东又出了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这些“逆匪” , 慈禧心中非常恼怒 , 立马就否决了朱汝珍的状元称号 。
接着 , 慈禧又看了第二名的试卷 , 没想到这个人竟然是直隶(今河北)肃宁人刘春霖 , 当时 , 北京一带正闹干旱 , 刘春霖的名字非常吉祥;加上慈禧觉得刘春霖是肃宁人 , 肃宁这个名字有天下太平之意 , 于是凤颜大悦的慈禧 , 立马就将刘春霖从第二名调转成了第一名状元;广东人朱汝珍则因此与状元擦肩而过 , 成了中国科举史上的末代榜眼 。
河北人刘春霖 , 则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状元 。
【爱历史】南北状元之争】至此 , 中国的南北状元之争 , 终于落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