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是和孩子之间“没大没小”,最好的家庭教育( 二 )


汪曾祺说: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 他们的现在 , 和他们的未来 , 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 。
汪曾祺曾因被打入“右派”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 , 儿子幼儿园刚毕业 , 刚学会汉语拼音 , 用汉语拼音给汪曾祺写了第一封信 。 汪曾祺没有用汉字写 , 也用汉语拼音给儿子写了回信 。
可见 , 他在同幼儿园的儿子在书信沟通的过程中 , 很注重细节 , 尊重孩子的认知水平 。
反观我们现在有些家长 , 自己拿着手机 , 却要求孩子去看书;自己不努力 , 却要求孩子争气;爱孩子 , 就对孩子干涉控制······
维吉尼亚·萨提亚在《尊重自己》一书中说:我就是我 。 天下之大 , 却无一人与我完全相同 。 有一些人 , 某些部分像我 , 但没有任何一人 , 和我一模一样 。 一切出自我的 , 都是真真实实属于我 , 因为那是我自己的选择 。
汪曾祺的“没大没小” , 其实是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尊重 , 在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发展阶段 , 引导自我去发现 , 并享有生命的可能性 , 让孩子更接近自我的奇迹 。
03
亲子相处“没地位”
汪曾祺的儿子汪朗曾回忆说 , 在子女心目中 , 汪曾祺是很随和的人 , 很随意很温和 , 很少发脾气 , 在外面的影响力挺大 , 但在家里是“最没地位” 。
他这种地位“不高” , 是他这方面没有“占位”意识 , 在家人面前 , 他从不把自己看得很高 , 哪怕是成名之后 , 统一的称呼就是“老头” , 全家都叫他“老头” , “老头”来 , “老头”去 , 谁叫他 , 他都答应得非常痛快 。
在家里 , 谁都可以对他的作品说三道四 , 甚至是“践踏”他的作品 。 汪曾祺除了写文章 , 还会画画写字 , 但是画完画后 , 孙女和外孙女都会挑刺 , 说爷爷画的是什么呀 , 荷花怎么连水都没有啊 , 而且画面空的太多了 。 还会提起笔来 , 在画纸上画上水纹 , 添上荷叶 , 这样一来 , 汪曾祺也是乐呵呵的 , 从不摆谱 。
他的文章也经常在家里遭受批评 , 孙女四五年级的时候 , 说爷爷写的东西一点也不好 , 因为没有华丽的词藻 。 另一位孙女也附和 , 认为文章的中心思想 , 一点都不突出 。 汪曾祺听了后 , 笑道“说得好 , 就是没华丽的词藻” 。 他认为 , “没华丽的词藻”是对自己的表扬 。
汪曾祺在家里主要负责写作、画画 , 负责家里人的一日三餐 。 汪曾祺做饭非常认真 , 买什么菜 , 配什么菜 , 都考虑好了 。 做好了饭 , 对妻子三请五请才上桌 。 而汪曾祺却和妻子感情深厚 , 在汪曾祺被打入右派下放时 , 他对妻子说:“松卿 , 等我四年 。 ”妻子一个人拖着三个孩子 , 一直等到汪曾祺回来 。
而汪曾祺与孩子、妻子相处时的“没地位” , 其实正是相处间的一种平等 。 弯下腰、屈下膝 , 与孩子保持平视的高度来平等对话 。
反观 , 有家长往往居高临下地看孩子 , 孩子一句话没说完 , 就是指责或羞辱 。 孩子做一件不合自己心意的事 , 就开始批评打击······在孩子面前扮演巨人的角色 , 高高在上的对孩子的行为指指点点 。
维吉尼亚·萨提亚在《与人联结》中说:“自由地去看、去听 , 而非考虑应该如何去看、去听 。 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 而非思虑应该如何去表达 。 自由地去感觉 , 而非告诉自己应该如何感觉 。 ”
给对方自由的发挥空间 , 才能跟对方建立联结 。 在亲子相处中 , 汪曾祺的“没地位” , 恰恰给了孩子自由的发挥空间 , 营造了一个温情脉脉的家庭氛围 。
来源丨腾讯文化、校长派 , 小学语文教师尊重原创 ,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 若侵权 , 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