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美国走上英国老路了吗?( 二 )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 , 在大英帝国瓦解过程中 , 美国实际上扮演了“推手”角色 。 美国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的参战 , 一方面让丘吉尔在黑暗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 但另一方面又令他感受到大英帝国被美国的崛起“排挤到了悬崖的边缘” 。
犹如一个令人窒息的热烈拥抱 , 一方面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给了英国赢得战争所必需的金钱 , 另一方面却也将大英帝国驱赶到了“过去的强国”的地位上 。
2
“成功”的收缩
“过去的强国”只能从过去的殖民地全部撤出 。 但是 , 如果能够将撤出政策转换成一种长远的安排并从未来的机会中获利 , 英国这个精于计算的老牌帝国决不会放过任何机会 。
今日回看当时 , 英国从亚非殖民地的撤出 , 并不是仓皇狼狈的溃退 , 而是遵循了这样几条确保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首先是尽可能保全英国人的体面和所谓道义优越感 , 因为他们自认为大英帝国的殖民政策相较于法国、葡萄牙、比利时要“仁慈”得多 。 于是 , 哪怕给当地留下巨大的混乱 , 或将互不相容的种族、部落和宗教群体硬生生地捏合在一起 , 也要让英国以减少摩擦的方式完成撤出安排 , 以免卷入像法国在阿尔及利亚和印度支那等地那样的长期战争 。 人们看到 , 英国为了顺利撤出 , 在南亚次大陆制造了印巴分治 , 在中东制造出一个新国家以色列 。
二是尽可能地保留一些战略基地 , 如在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基地和在锡兰(斯里兰卡旧称)的海军基地 , 以供日后继续使用 。
三是提前埋伏好幕后政治影响和商业利益 , 以便在未来继续控制这些国家或地区 , 例如其在原英属非洲殖民地就是如此 。
遵循这几条原则的撤出行动 , 总体上是成功的 。 随着冷战开始 , 两极格局形成 , 作为二等国家的英国还仍能保持一个世界大国的影响力 , 与其“成功”的收缩有很大关系 。 从实力的角度看 , 这个过程也是从“硬实力”向“软实力”过渡、从政治-军事实力向金融-舆论实力过渡的过程 。 英联邦成员国数量在二战后的增加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过程 。
归纳起来 , 英国衰落过程的历史借鉴有三:
第一 , 衰落的主因不是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 而是其他国家的竞争包括美帝国的崛起;
第二 , 应对衰落不是仓皇的 , 而是有序的、预留了未来利益的;
第三 , 衰落的结果不是实力的全面下降 , 而是实力的转换 , 过去的政治-军事实力转换成了金融-舆论实力 。
3
美国的特殊之处
1956年的“苏伊士时刻”被认为是美国作为“未来的强国”接手全球事务、大英帝国以“过去的帝国”身份退居为二等国家的转折点 。
但是 , 美国不是另一个大英帝国 ,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作为大英帝国的对立面而崛起为新帝国的 。
二战后期 , 表面上看美国和英国作为盟国并肩作战 , 但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却将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称为“地狱之洞” , 并坚信“殖民体系就意味着战争” 。
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签署的《大西洋宪章》第三条写道 , “他们尊重所有民族选择他们愿意生活于其下的政府形式之权利;他们希望看到曾经被武力剥夺其主权及自治权的民族重新获得主权与自治” , 针对的就是签约者之一 。 两年后美国的《民族独立宣言》草案表述得更为明显 , 一名英国官员因此而哀叹 , “它的整个主旨就是期盼大英帝国最终分崩离析 。 ”
即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第一次大规模介入世界事务时 , 时任总统威尔逊也提出了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十四点纲要” , 令老欧洲那一群习惯了利益妥协、列强博弈甚至秘密外交的旧式政客瞠目结舌 。
这就是美国与大英帝国的一大不同 。 正如亨利·基辛格所分析的 , “美国的领袖总把自身的理想视为理所当然 , 很少认识到这些价值对旁人而言是多么离经叛道 。 ”“帝国无意在某个国际体系中运作 , 它期望把自身建成为一个国际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