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明月逍遥客|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取经,原创( 七 )


贞观二十二年 , 玄奘翻译完成《瑜伽师地论》一百卷 , 送太宗详览 。 太宗看后 , 连赞“佛教广大” , 并承认自己以前对佛教的一些非议都是妄言 。
太宗特别供养玄奘法师摩云袈裟一件、剃刀一把 。 这件价值万金的摩云袈裟 , 可谓天衣无缝 , 绣制精妙 , 看不出针线缝制的痕迹 , 费时达数年之久 。
太宗下令把新译的《瑜伽师地论》复抄九本 , 流通全国 , 并亲自为经书写序 , 名“大唐三藏圣教序” , 共七百八十一字 。 此篇圣教序说明了佛教东传、奘师西游的情形 , 赞誉玄奘法师为“法门之领袖”、“超六尘而迥出 , 只千古而无对” , 敕令将之贯于众经之首 。 太子李治为经书写了后记 。
在庆福殿中 , 百官侍立 , 太宗独赐玄奘法师上坐 , 使人对群臣宣读圣教序 。 从此 , 朝廷众臣纷纷读经 , 佛法得到了空前弘扬 。 玄奘法师经常被留在宫中 , 太宗向他咨询佛法 。 朝廷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宰相于志宁等 , 也都与玄奘法师交好 , 成为佛教信徒 。
贞观二十二年十二月 , 玄奘法师入住新建的大慈恩寺翻经院译经 , 慈恩寺译场是唐代规模较大、设备周全、组织完善的钦定译场 。
在太宗的扶持下 , 佛教在大唐开始复苏 , 贞观年间得到了极大弘扬 , “天下僧尼 , 数盈十万” , 海内各寺达三千七百一十六所 , 气象繁盛 。
太宗由多次劝玄奘还俗辅佐朝廷 , 也逐渐转变了观念 , 对学佛出家更为尊重景仰 , 他曾叹曰:“出家者乃大丈夫事 , 非将相所能为!”
清風明月逍遥客|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取经,原创
文章图片
在御榻前为太宗讲经
太宗自年少就征战奔波 , 即位后又操劳国事 , 远征辽东以来 , 精神气力大不如前 , 受玄奘影响皈依三宝后 , 身心才得到调剂 , 对人间无常 , 也渐渐有所感悟 。 所以太宗对佛法就越加虔信 。
玄奘不仅通达佛门奥义 , 对世事人情也非常圆容 。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 , 玄奘陪太宗在终南山的翠微宫同住 , 他们形影不离 , 谈论佛教中有关生死之事 。
在御榻前 , 玄奘为太宗讲经 , 给了病重的皇帝很大的安慰 。 太宗去世前三天 , 玄奘完成了《心经》的翻译 , 此书的第一个读者就是太宗 。
玄奘陪太宗走完了生命的最后进程 , 直到临终之前 , 太宗仍和他谈论佛法因果报应与轮回 , 深以“相见之晚 , 没有能力兴扶佛事了”为叹 。
太宗病逝后 , 玄奘才随着送葬灵枢返回长安 。
大唐盛世 , 佛家思想传播规模空前 , 官吏深信因果 , 廉洁奉公 , 百姓修心向善 , 民风淳朴 , 朝野上下政治清明 , 社会安定 , 其时夜不闭户 , 行旅不需带食粮 。
清風明月逍遥客|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取经,原创
文章图片
翻译《大般若经》
659年秋天 , 六十岁的玄奘入住陕西铜川附近的玉华寺 , 专心翻译《大般若经》 。
《大般若经》内容繁浩 , 梵本原文就有二十万颂 。 参译的人一再请求效法鸠摩罗什 , 去繁从简 , 着重意译 。
玄奘法师也想以删节翻译 。 但当天夜里 , 他做了恶梦:梦中或经历危险 , 孤独无助 , 或遇猛虎追逐 , 不能脱身 , 非常恐怖 。
玄奘悟到 , 佛经翻译不可删繁从简 , 于是决定宣告采取广译 。
宣告当晚 , 他就梦见 , 诸菩萨眉间放光明 , 照在自己身上 , 身心十分愉悦 , 又梦见自己持花执灯供养诸佛 , 还梦见自己升高座 , 为大众说法 , 许多人围绕着自己 , 赞颂行礼 。
从此 , 翻译《大般若经》时 , 玄奘完全按照梵文原本翻译 , 不敢删减一字 。 凡是汉文中无可对应的佛教特有用语 , 只取音译而不作意译 。
此前的汉文译经 , 或偏直译 , 不符合汉人的语言习惯 , 或偏意译 , 损失了原意 。 玄奘提出了译经“五不翻”原则 , 以直译为主同时配合意译 , 既不损原意 , 又便于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