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红叶绿的精彩|我国帮忙解读,意外揭开边塞记功碑源头,蒙古国发现一处崖壁石刻

前言:
对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 , 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出现 , 文字的产生和国家制度的建立 ,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文字 。
文字是文明的标志 , 是思想与创造的结合体 。 作为文明古国 , 汉字一直是我们骄傲与自豪的事物 。 在民间传说中 , 仓颉被认为是汉字的创造者 。
花红叶绿的精彩|我国帮忙解读,意外揭开边塞记功碑源头,蒙古国发现一处崖壁石刻
文章图片
东汉文学家许慎曾在《说文解字序》中写道:
“黄帝之史仓颉 , 见鸟兽蹄迒之迹 , 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 , 初造书契 。 ”
汉字诞生后 , 随着岁月更替 , 被后世传承 , 在壮丽山川、人文景观中皆留下了印记 。 它们或用作记载 , 或用作纪念 , 或用来抒发感情 , 总之 , 古人遗留下来的许多石壁刻字 , 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 也为后人了解历史往事提供了方向 。
这不 , 在蒙古国曾发现一段中国古文字石刻 , 就刷新了史上的边塞纪功碑铭出现的时间记录 。
1990年 , 蒙古国中戈壁省的两名牧民在草原放牧时 , 突然天降大雨 , 没有防备的他们急忙寻找避雨之地 。 当他们将羊群赶到杭爱山南麓时 , 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 。
两位牧民边聊天边静待大雨的停止 , 在不经意间 , 一位牧民无意间瞟到头顶上方的崖壁上 , 似乎刻着什么东西 , 在仔细辨认之下 , 他们发现这些符号特别像中国古汉字 , 只不过他们一个字也不认得 。
花红叶绿的精彩|我国帮忙解读,意外揭开边塞记功碑源头,蒙古国发现一处崖壁石刻
文章图片
雨停之后 , 两位牧民将此事报告给了当地的文物部门 , 专家们高度重视 , 急忙前去解读 。 只是 , 他们研究了好些年仍没有结果 , 无奈之下只得求助于我国 , 于2014年将发现断崖文字的事情 , 告诉了中国内蒙古大学的蒙古专家齐木德道尔吉 , 并邀请前往崖壁处 , 共同破解这处中国古文字之谜 。
之后 , 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和内蒙古大学联合组成专家组 , 来到杭爱山南麓对摩崖石刻进行实地考察 。
花红叶绿的精彩|我国帮忙解读,意外揭开边塞记功碑源头,蒙古国发现一处崖壁石刻
文章图片
可以看到 , 该摩崖石刻离地距离约4米左右 , 宽1.3米 , 高0.94米 。 这距地高度让人遐想 , 刻石者无需刻意爬到这样的高度啊 , 后来想想 , 可能是多年的地质变迁 , 将原本与人等高的石刻抬高了几米 。
俗话说得好 , “行家一出手 , 便知有没有” , 中国专家组马到成功 , 很快将260余古文字解读出220余个 , 崖壁所刻内容也呼之欲出 。
花红叶绿的精彩|我国帮忙解读,意外揭开边塞记功碑源头,蒙古国发现一处崖壁石刻
文章图片
原来 , 这崖壁石刻是东汉班固所作的《封燕然山铭》 , 其中的铭辞记载道:
“威武王师 , 征伐四方;剿减凶残 , 统一海外;万里迢迢 , 天涯海角;封祭神山 , 建造丰碑;广扬帝事 , 振奋万代 。 ”
花红叶绿的精彩|我国帮忙解读,意外揭开边塞记功碑源头,蒙古国发现一处崖壁石刻
文章图片
该摩崖石刻刷新了我国古代史上的边塞纪功碑铭出现的时间记录 , 提前了好几百年 。
北京大学教授朱玉麒指出 , 《封燕然山铭》是中国边塞记功碑的源头 , 当时古人偏好用文字的办法把功勋记载在石刻上 。 这种“刻石纪功”的形式在东汉开始沿用 , 在之后的北魏、唐、明、清等时期均有出现 , 使也纪功碑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金石类型 。
【花红叶绿的精彩|我国帮忙解读,意外揭开边塞记功碑源头,蒙古国发现一处崖壁石刻】《封燕然山铭》的背景是这样的:
东汉时期 , 汉与匈奴之间战争不断 , 在永元元(89)年 , 燕然山曾有一场决议性的战役 , 致使匈奴脱离漠北高原 , 往西远遁 , 汉军车骑将军窦宪一战封神 。 为了纪念这一场首要的战役 , 窦宪把记载成功的文字刻在了燕然山(今杭爱山)的摩崖上 , 史称《封燕然山铭》 。
花红叶绿的精彩|我国帮忙解读,意外揭开边塞记功碑源头,蒙古国发现一处崖壁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