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的舞曲|学而优则是仕:说说宋代科举考试制度下的“京漂”族( 二 )


在这种背景下 , 举子们想要考场得意 , 除了需要学富五车外 , 把握科考命题最新动态显得尤为重要 。 同时还需要关注朝廷政治形势 , 这样才能写好策论 。 比如嘉佑二年的科考中 , 苏轼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之所以能得到欧阳修和梅尧臣等主考官的青睐 , 除了文章文采飞扬的因素之外 , 更是因为这是一篇针砭时事的优秀策论文 , 和欧阳修提倡的新文风不谋而合 。
绿叶的舞曲|学而优则是仕:说说宋代科举考试制度下的“京漂”族
文章图片
所以在宋代信息闭塞的情况下 , 考生想要赢得先机 , 成为“京漂”族 , 住在“天子脚下”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 , 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说法:
“国家用人之法……非善为赋诗论策者不得及第;非游学京师者不善为赋诗论策 。 以此之故 , 四方学者皆弃背乡里 , 违去二亲 , 老于京师 , 不复更归” 。 (选自《续通典》)
最后 , “京漂”族出现的第三点原因涉及到了古代科举考试的地域公平问题 。 事实上 , 从隋唐到明清 , 科举取士一直存在着地域公平问题 。 隋唐时期国家经济重心在北方 , 北方的农业生产 , 人口经济都要超过南方 , 因此在科举取士的时候会倾向于北方考生 。 相反地 , 明清时期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 南方在经济人口和农业生产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北方 , 因此科举取士倾向于来自南方的举子 。
宋代科举取士也同样存在着地域公平问题 。 以仁宗嘉佑三年科考为例 , 开封府解额278人 , 录取44人 , 录取比例1:6 , 而当时各地方解额最多的是河北路 , 共152人参加考试 , 录取比例却只有1:30 , 情况最好的利州路才l:26(注:解额是指一地区有资格参加科考的人数) 。
绿叶的舞曲|学而优则是仕:说说宋代科举考试制度下的“京漂”族
文章图片
【绿叶的舞曲|学而优则是仕:说说宋代科举考试制度下的“京漂”族】以上只是宋朝一次普通的科举考试 , 如果参照最极端的录取数据来看的话 , 嘉佑七年 , 各路之中 , 解额最多的河北路 , 录取比例仅为l:154 , 录取比例最高的荆湖北路为l:23 , 偏远的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几乎无人登科 。 而在这种情况下 , 开封府的进士录取比例却依旧高达l:5 。
由此可以明显看出宋代科举取士优先录取京师户籍的考生 , 录取名额也朝京师户籍考生大量倾斜 。 在这种情况下 , 举子们在京师长期客居以获取京师户籍 , 能够大大的提升被录取的几率 。 在“满朝朱紫贵 , 尽是读书人”的功名驱动下 , 落第考生们形成了“京漂”一族也就不难理解了 。
对京师房屋租赁业的带动作用
那么“京漂”一族的存在对宋朝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不妨从当时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入手:“士子赶考 , 钱井经商” , 所谓“钱井经商”是指出租房屋取利的意思 。
每逢科举考试前后 , 大量的外地考生涌入京师 , 那么到底有多少人呢?据《东京梦粱录》记载:“此科举试三年一次 , 到省士人不下万余人” , 又有《夷坚志》记载南宋都城临安在科考期间 , “诸路士人 , 比之平常十倍 , 有十万人纳卷” 。
绿叶的舞曲|学而优则是仕:说说宋代科举考试制度下的“京漂”族
文章图片
这么多考生的涌入 , 就势必要先解决客居京师期间的衣食住行问题 , 除了极少数可以投奔亲朋外 , 绝大部分举子们只能居住在抵店之中 , 于是京师中涌现出大量抵店 , 并且价格水涨船高 , 连许多王公大臣们都争着经营抵店来分一杯羹 。
影视剧《少年包青天》第一部中 , 包青天和公孙策前往开封赶考 , 就住在京城一处专供考生投住的抵店中 , 并且他们在抵店中的生活场景多次出现 , 这是非常符合北宋书生们赶考的真实历史的 。 而像“包青天“这样的才子们一次就可以轻松通过 , 只需在家中等候被委以官职的好消息;至于像“公孙策”这种时运不济的考生选择打道回府就是 , 毕竟其父亲是庐州知府 , 来回往返一次不在话下;而剩下的大部分落榜举子们 , 基于上文分析的三点原因就不得不滞留在京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