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兰科技|看古代中央集权的过程,“虚爵实名”:从五代十国封爵制度的演变( 二 )
所谓的“食邑” , 可以看做是爵位附带的利益 , 原本是皇帝通过将一部分税收赏赐给受封的官员 , 以表彰其功 。 但到了五代十国时期 , 食邑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 “实封”才是实打实的利益划分 。
根据薛居正的《旧五代史》记载:
“制授特进 , 左卫上将军 , 封梁王 , 食邑三千户 , 实封五百户 。 ”
这段记录里反映出两个五代时期的特点 ,
第一是“食邑”的缩小
, 中国古代传统的封爵制度下 , 这种单个字后面加一个王的 , 一般都是亲王 , 比如最典型的李世民没做皇帝之前 , 其爵位就是“秦王” , 而按照唐朝的封爵制度 , 秦王的食邑起始就是万户 , 也就是说 , 将一万户百姓缴纳的税赋划分给秦王 。
但到了上面记载的五代时期 , “梁王”的食邑只有区区三千户 , 更重要的是 , 实封只有五百户 。 也就是说 , 这三千户里头 , 有两千五百户是用来充当荣誉的 , 只有五百户的税收才归梁王所有 。
由这个对比 , 可以看出 , 五代十国时期的封爵制度 , 已经从代表着具体利益的“实封” , 演变为代表着地位和荣誉的“虚封” , 五百户的税赋 , 对于“梁王”来说 , 还不如随便某次皇帝的赏赐多 , 但其更重要的是 , 我有而别人没有 , 这就是一个贵族之间地位和荣誉的划分 。
另一方面 , 食邑的减少 , 则反映着从秦汉以来 ,
爵位制度逐渐从“分权”朝着“分名”演变的过程 , 也就是所谓的“虚爵实名 。 ”
文章图片
三、五代十国封爵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以西方历史作为对比 , 秦汉时期 , 可以说是中国上古时代的巅峰时期 , 而宋代 , 毫无疑问就是中国中古的顶峰 , 在唐到宋这期间的五代十国时期 , 正是中国历史从上古的余味向中古的巅峰迈进的一段特殊时期 。
时间的力量带来最重要的改变是生产力的发展 , 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 。
体现到政治制度上来 , 就是旧的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时代要求 , 而新的制度还没有建立的时期 。
但从古代封爵制度的演变来看 , 五代十国无疑就是封爵制度从“实封”走向“虚封”这个演变过程之中的最后一个音符 。 宋代以后 , 古代王朝对于食邑的划分 , 基本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 爵位只变成了一个荣誉和社会地位的体现 。
《宋史·职官志》中记载:
“皇子、兄弟封国 , 谓之亲王 。 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 , 宗室近亲承袭 , 特旨者封郡王 , 遇恩及宗室祖宗后承袭及特旨者封国公 。 ”
这里根本就没有提到实封土地 , 实际上宋朝爵位制度中的“食邑”不仅在五代十国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缩小 , 实封更是聊胜于无 。
从对当时的社会影响来看 , 五代十国时期封爵制度的逐渐转化 , 自然
对宋代以后的封爵制度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 如果没有五代十国时期看似玩笑似的“
实封三百户 , 实封一百户
”等制度的出现 , 其后的王朝自然就没有先例可循 , 只能断崖式的废除实封制度或者是继续沿用 。 而这两种方式哪一种 , 都不利于历史的进程 。
从历史向前发展的意义来看 , 封爵制度的演变 , 其实代表的是
生产关系的转变
。 唐代以后 , 随着科举制度的确立 , 原本的士族门阀政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从政治关系的底层基础来看 , 原本依托于那些豪门大族 , 给他们交租的底层百姓 , 直接转为向国家交税 , 这就从根本上断绝了
士族门阀产生的机制
。
换句话说 , 由于科举制度带来的大量庶族地主参与到统治者之中 , 门阀们想要再忽悠小地主或者普通百姓 , 已经不太容易了 , 中央王朝对基层的统治大大加强 。
这时候兴起于奴隶制社会 , 因为交通和科技生产力不足 , 而产生的分封制的社会制度 , 就不能满足当时的社会现实 。
- 郝杰|为何从东汉以后就绝迹了?,古代最高规格的墓葬形式——黄肠题凑
- 茜茜讲育儿|嫔妃们却很害怕,古代“敬事房”是做什么的?为何太监抢着进去
- 魂斗罗|简单的筷子是如何影响中国古代政治的?,“象箸一动银千两”
- 科技生活快报|读者对这一说法感到愤怒,芬兰报纸称普希金是死于肺结核
- 媛丽丽爱科技|白捡皇位简直不要太简单,历史上只此一人
- 媛丽丽爱科技|皇帝贪玩不理朝政,努尔哈赤为何依旧打不进来,魏忠贤手握大权
- 永仁说历史|第2出道即巅峰,现已失传,古代3大凶悍冷兵器:第1诸葛亮发明
- 媛丽丽爱科技|难不成在蔡伦之前人们连纸都没见过?,人们常说蔡伦造纸
- 莆田新闻|5.129亿!莆田明代画家吴彬《十面灵璧图卷》成全球最贵古代书画
- 科技快报网|谈古论今趣说中国史,华为阅读·DIGIX读书会对话张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