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汽车网|汽车产业生态将被重建,“软件定义的汽车”成为共识( 二 )


特别是今年2月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 明确提出要突破关键基础技术 , 开展复杂系统架构、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控制、人机交互和人机驾驶、车路交互、网络安全等基础前瞻性技术的研发 。 推进车载高精度传感器、车载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等产品的R&D化和产业化 , 构建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 。
业内人士表示 , 在“软件定义汽车”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的背景下 , 汽车电子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更好的硬件支持也将促进“软件定义的汽车”趋势的成熟 。
以汽车芯片为例 , 东吴证券表示 , 智能网络化汽车的四大核心技术:芯片、操作系统、算法和数据已经形成生态闭环 , 汽车芯片是“软件定义汽车”生态循环发展的基石 。 类似于手机产业链 , 芯片/操作系统可能会变成寡头垄断 。 从目前行业发展来看 , 芯片格局相对稳定 , 处于行业核心 。
单片机引领汽车从机械化时代走向电气化时代 , 而人工智能芯片引领汽车走向智能化时代 。 在从机械化向电气化过渡的过程中 , 单片机是传统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计算大脑 。 随着功能的增加和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 驱动单片机循环的价值不断增加 。 据估计 , MCU自行车的价值将从2019年的78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149美元 。 中国汽车微控制器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1.1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32.9亿美元 。
由于智能汽车芯片需要处理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 , 如图片和视频等 , 面向单片机的控制指令操作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 汽车芯片逐渐走向集成、异构和智能的领域控制 , 因此人工智能芯片成为智能时代的核心 。 据估计 , 人工智能芯片的自行车价值将从2019年的100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1000美元以上 。 中国的汽车智能芯片市场将从2019年的9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91亿美元 。
在这种背景下 , 许多企业采取积极行动促进独立芯片的稳步发展 。 日前 , 国内知名汽车电子公司德赛四维(DesaiSiwei)与纳威福(NavInfo)旗下的捷发科技(JiefaTechnology)在汽车电子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 , 开辟了更广阔的国内汽车电子应用场景 。 据悉 , 德赛四维的新一代产品将采用新开发的完全自主设计的高性能汽车标准SoC芯片产品 , 大力推动国内自主汽车电子芯片品牌的发展 。
实现开放合作
业内人士认为 , 成熟的汽车企业在组织结构和制造流程方面积累较深 , 但在面临转型时 , 往往很难快速获得所需的知识体系和满足能力要求 , 这需要外部支持 。 此外 , 制造汽车的新力量也需要大量投资 , 同时 , 它在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冒很大风险 。 为此 , 近年来 , 各大汽车公司变得比以前更加开放 , 许多成熟的汽车公司也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 与合作伙伴开展越来越多的跨行业和跨领域合作 , 以帮助解决软件和智能方面的问题 。
相关专家认为 , 在未来 , 汽车公司和科技公司将共同努力 , 实现拼图合作 , 创造一个开放和智能的驾驶生态 。
以东软瑞池为例 , 2019年 , 东软发布了基于AUTOSAR(汽车开放系统架构)标准的汽车基础软件平台东软2.0 , 为传统控制系统、汽车互联和高级自动驾驶产品的开发场景和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 充分连接了产业链的上下游资源 , 推动整个架构向更加现代化和先进的方向转型 。
曹斌表示 , 过去 , 当汽车基础软件平台涉及控制软件时 , 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供应商基本上都位于欧洲 。 未来 , 中国需要强大的基础软件供应商来成长、填补和占领这一市场空白 。
“公司将围绕这个平台产品建立一个开放的开发人员社区 , 并向开发人员开放一些功能模块 。 通过构建发展生态 , 将推动整个汽车产品在自主驾驶、汽车联网和基础软件方面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 。 汽车操作系统软件平台将在新能源、智能联网、系统开放、功能扩展和生产标准化等方面加快发展 , 为汽车的未来发展提供支持 。 ”曹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