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村民住新家 做个有“薪”人
:原题为_陕西日报|村民住新家 做个有“薪”人。
6月24日 , 秦巴大山间持续一周的阴雨天气终于结束了 , 阳光明媚 , 草木青翠 。
在汉阴县涧池镇紫云南郡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的藤编社区工厂里 , 10多名中年妇女一边干活儿一边说说笑笑 。 阳光从一扇明亮的窗户中照了进来 , 洒在一名妇女灵巧的手上 , 只见她双手在柔软的藤条上翻飞 。 不一会儿 , 一把藤椅的底座就在她手中编织完了 。
她叫谢祖菊 , 原住涧池镇王家河村七组 , 距集镇10余公里 。 她家里孩子多、居住环境差、交通不便 , 生活一度过得十分窘迫 。 2018年 , 谢祖菊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 住进了紫云南郡易地扶贫搬迁小区 。
紫云南郡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占地62亩 , 不仅解决了全县10个镇691户2685名易地搬迁群众的住房问题 , 还配套建设了电子社区工厂和手工编织社区工厂 。 谢祖菊就在手工编织社区工厂上班 。
“以前我也想出去打工 , 但是家里没人照顾 , 只有丈夫一人挣钱 , 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 自从去年5月我在社区工厂上班后 , 每天除了下午回家给小女儿做一顿饭外 , 其他时间就在工厂上班 , 每个月能挣2000多元 。 ”谈起现在的生活状况 , 谢祖菊感到非常满意 , “跟以前相比 , 现在的日子太好了 , 孩子上学也近了 , 屋里比以前安全、明亮 , 一家人都很满足 。 ”
因为是计件取酬 , 在社区工厂上班的群众也可回家编织做活 , 67岁的谢开秀便是这样 。 平时 , 谢开秀将原材料带回家中 , 既可以编织藤椅 , 又可以带孙子 。
“一天下来 , 我可以编3把到4把藤椅 。 每把藤椅手工费是12元 , 怎么做、做多少都是自己说了算 , 一个月下来 , 家里的生活开销就有了保障 。 ”谢开秀说 。
为社区群众提供工作机会的人叫赵德军 , 是汉阴县平梁镇人 , 今年42岁 。 早些年他一直在广东打工 , 看到当地藤椅厂生意红火 , 就寻思着回乡发展 。 2012年 , 赵德军把涧池镇仁河村一组的米厂改造成藤编社区工厂 , 建厂之初只有10多名工人 。 2017年 , 为促进群众就近务工增收 , 当地政府组织开展技能培训 , 先后举办藤编技能培训10多场次 , 并给予每期培训5000元的经费支持 , 为村里大规模发展藤编产业奠定了基础 。
2019年11月 , 赵德军将自己的工厂搬迁到了紫云南郡社区 , 为社区群众就业提供了新路子 。 目前 , 这个工厂有常驻工人35人 , 带动周边群众就业人数达220人 。
紫云南郡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红霞说:“藤编产业是县上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稳定发展确定的重点项目 , 我们按照‘一个不少 , 一个不闲’的原则 , 立足涧池镇深厚的藤编产业优势 , 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务工增收 。 ”
为加大对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力度 , 汉阴县已在20个扶贫搬迁社区中构建了“138”管理和服务体系:即一个搬迁安置社区 , 组建成立一个党组织、一个社区工厂、一个农业专业产业园区 , 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平价购物中心、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托管中心等八大服务中心 。 目前 , 全县20个扶贫搬迁社区共建立社区工厂34家 , 1900余名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
【陕西日报|村民住新家 做个有“薪”人】“我觉得小康生活就是家里住得舒服 , 孩子都有学上 , 想挣钱在家门口就能上班 。 现在的生活 , 真好!”谢祖菊一边编着藤椅 , 一边笑着说 。 (采访人员 张权伟 见习采访人员 段承甫)
- 湖北村民50万建的新房被洪水冲倒是什么原因?湖北村民50万建的新房被洪水冲倒时间过程详解
- 逃犯|内蒙古一男子因土地纠纷杀死同村村民潜逃22年终落网
- 『江西』“江西第一村”人均收入超3万!村民还有19种福利,住农民小康楼
- 村民|「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村社一体化拓宽瑷珲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 南海网|乐东常态化开展卫生整治行动 引导村民改掉陋习
- 村民|黄果梨走出致富路 全村人摇身变股东(图)
- 游戏人生如梦|我的世界:如果把你变成村民,你希望拥有什么技能?第三个很实在
- 东北网|「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村社一体化拓宽瑷珲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 陕西日报|秦岭环保志愿行动示范活动举行
- 马迹塘镇|为多捕鱼,益阳一村民向河道投放15瓶农药毒鱼,潜逃半年多终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