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大明朝猛将蓝玉的结局是咎由自取的吗?( 三 )


对于死去的蓝玉来说 , 也许他是冤枉的 , 也许也是他咎由自取 , 可是不管怎么说 , 他是给了朱元璋杀人的口实!当然 , 皇帝要想杀他 , 找个借口是顺手摘瓜的事 。
【爱历史】大明朝猛将蓝玉的结局是咎由自取的吗?
文章图片
蓝玉是个粗人 , 没有文化 , 性情暴躁 , 刚愎自用 。 因为他的战功显赫 , 又得到皇帝的赏识信任 , 愈加骄横恣意 , 做出种种目无法纪的事情 。 有人就向朱元璋举报蓝玉的一系列违法犯纪的事情:
蓝玉圈养奴仆、广收义子近千人 , 作为他自己的随从亲信 。 这些人依仗主人权势 , 横行乡里 , 霸占民田 。 御史接到民众投诉 , 要依法惩办这些奴仆义子 。 蓝玉居然藐视王法 , 把御史赶走 。 还有一次 , 蓝玉北征回师 , 连夜赶到长城喜峰关 。 此时关门已经紧闭 , 守关官吏在关城上查明情况 , 没有及时开门 , 他竟然纵容士兵毁关闯入 。 最严重的是 , 他北征回来 , 贪污缴获的大量珍宝不算 , 竟然把元朝的皇妃据为己有 , 进行奸污 。 朱元璋获悉此事后勃然大怒:蓝玉如此无礼 , 怎么配得上大将军的称号?那个皇妃听说皇帝动怒 , 惊惶自尽 。 蓝玉上朝时 , 朱元璋当面严厉斥责 , 要他今后加强道德修养 , 痛改前非 。 朱元璋本来打算进封蓝玉为"梁国公" , 鉴于这些劣迹 , 改为"凉国公" 。
【爱历史】大明朝猛将蓝玉的结局是咎由自取的吗?
文章图片
更为严重的是 , 他竟然无视皇帝的威权 , 恣意骄纵 , 凭着和皇帝的交情 。 皇帝召见他时 , 赐坐交谈或随侍宴饮 , 他一言一行总是傲慢而粗鲁 , 一点没有"人臣之礼" 。 他带兵在外 , 常常超越权限 , 擅自决定将校的升降 , 不向朝廷请示报告 。 为了显示自己的威权 , 任意在军士脸上刺字 , 以此来挟制部下 , 使军队成为自己的私人武装 。 西征回来 , 皇帝赏赐给他"太子太傅"的头衔 , 其实这个大老粗根本不可能成为太子的老师 , 只不过是一个荣誉而已 。 蓝玉居然不识相 , 大发牢骚:难道我还不配当太子的老师吗?
这就激化了将权与皇权的矛盾 , 朱元璋这种权力欲望极强的皇帝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 早在洪武六年 , 朱元璋目睹开国元勋飞扬跋扈 , 倚功犯法 , 特地命工部铸造铁榜 , 写上申戒公侯的条令 , 警告他们不得倚仗功劳过于放纵 。 这个禁令已经隐约透露了日后的铲除方针 。
洪武四年 , 常遇春的女儿被册封为太子妃 , 常遇春成了太子的岳父 , 蓝玉以常遇春妻弟的身份成了太子的舅舅 。 接着蓝玉的女儿则被册封为蜀王妃(蜀王是朱元璋十一子朱椿) , 这就跟朱元璋成了儿女亲家 。 因为这些关系 , 朱元璋投鼠忌器 , 暂时也没法对蓝玉下手 。
蓝玉的灭亡其中还有另外一层纠葛 。 当年蓝玉北征归来 , 发觉分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表现异常 , 对太子朱标说:据臣看来 , 燕王在他的封国有"不臣之心";我又听看相先生说 , 燕王有天子气象 , 希望殿下审慎对待 。 太子听了毫不在意 , 可是燕王知道了以后 , 却是怀恨在心 。 毕竟 , 不管是谁听了这种对自己不利的话肯定是不高兴的 。 洪武二十五年 , 太子朱标英年早近 。 太子一死 , 朱元璋已无所顾忌 , 决意对蓝玉下手 。 一向与太子以及蓝玉有矛盾的燕王朱棣 , 要父亲继续清洗异己分子 , 说:在朝诸公侯 , 恣意妄为 , 将来恐怕尾大不掉 , 含沙射影地指向蓝玉 。
【爱历史】大明朝猛将蓝玉的结局是咎由自取的吗?
文章图片
一张陷人于法的罗网悄悄地向蓝玉袭来 。 他自己也隐约有所预感 , 多次向皇帝请示报告 , 皇帝都不接见 , 怏怏地对亲信说:皇上这是怀疑我了 。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八日早朝时 , 锦衣卫指挥蒋某突然控告蓝玉"谋反" , 说他勾结景川侯曹震等公侯 , 企图趁皇帝到郊外举行"耕田"仪式时 , 发动兵变 。 蓝玉当场被拘押 , 突击审讯 。 官方公布的"狱词"是这样的:"(蓝)玉同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 , 以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 , 谋为变 , 将俟上(指皇帝)出耕田举事 。
次日 , 蓝玉连同家属一并处死 。 株连处死的高官 , 有公爵一名、侯爵十三名、伯爵二名 , 连坐处死的功臣及其家属达一万五干人 。
最为奇特的是 , 吏部尚书詹徴随同皇太孙朱允炆一起审讯 , 蓝玉不服"谋反"罪 , 詹微斥责道:速吐实话 , 不得株连他人!蓝玉大喊:詹微就是臣的同党!詹微于是莫名其妙地成为"蓝党" 。 靖宁侯叶昇 , 以"胡惟庸党"的罪名被杀 , 由于他是蓝玉的姻亲 , 蓝玉处死后 , 他又被追究为"蓝党" 。 这样"名隶两党"的怪事 , 足以表明罗织罪状的随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