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胜者书写历史,刘邦得了江山后,为何项羽没被污名化( 二 )


张良在韩国被灭之前 , 一直都不属于刘邦的部下 , 只能说是“外援” , 可是张良很喜欢刘邦这种很多事情都不懂 , 又愿意放权的个性 , 张良信奉的是黄老之学 , 对这种脾性的刘邦有一种天然的亲近 。
通过张良的“社交网络”(项羽的另一个叔父项伯和张良的关系极其亲近) , 刘邦得知了在吴中起事的“大势力” , 楚国旧贵族项家很强大 , 于是刘邦决定先“投靠”项家 , 从而获得力量 , 打下自己的地盘 。
就这样 , 刘邦跟随了项梁一段时间 , 不久后又经历了各路诸侯一起“拥立”了熊心为楚怀王 , 属于是“临时”的天下共主 , 也是因为拥立之事 , 让刘邦和项羽此时处在了同一“层次” , 二人的地位趋于平等 , 只不过项羽此时的锋芒还被项梁压制着 , 并没有后来的事迹让人那么震撼 。
【历史故事】胜者书写历史,刘邦得了江山后,为何项羽没被污名化
文章图片
彻底改变刘邦和项羽地位的 , 乃是“定陶之战” , 这一战中 , 大秦最后的希望“章邯”带领着由囚徒为主的残兵败将直面项梁的军队 , 竟然以强大的战术击败了项梁 , 导致项梁战死 , 这一位继“陈胜”之后声望最高的起义领袖阵亡 , 顿时人心惶惶 , 天下暗流涌动 。
定陶之战后 , 项羽因为家恨以及自己对楚怀王优柔寡断的不满 , 毅然决定斩杀主将 , 以自己的意志来对抗秦朝章邯的步步紧逼 , 于是便爆发了以少敌多的“巨鹿之战” , 这一战 , 项羽以超凡脱俗的战法大获全胜 , “破釜沉舟” , 正是出自这场战争 。
项羽以“破釜沉舟”之决心直面秦朝军队 , 在巨鹿之战中一战“封神” , 也奠定了项羽成为了秦末起义军“第三代”首领的身份 , 而此时的刘邦因为项羽“牵制”了最强大的敌人 , 所以一路顺利西征 , 也是这个举动 , 让刘邦和项羽埋下了矛盾 。
刘邦一路西进 , 顺利“恐吓”到了还在觊觎大权的赵高 , 赵高十分惶恐 , 唯恐刘邦要杀了他 , 此时的大秦早已经没有了防御的力量 , 于是赵高“放手一搏” , 让人杀害了胡亥 , 自己想要登基当皇帝 , 却没有文武官员买账 , 最后他只能拥立“子婴” , 却被子婴反杀 。
此前的赵高已经秘密联系上了刘邦 , 隐隐要以刘邦为“新主” , 而刘邦此时也被“皇位”冲昏了头脑 , 一路风行杀向关中 , 已经降格为“秦王”的子婴自觉投降刘邦 , 大秦正式宣告灭亡 。
【历史故事】胜者书写历史,刘邦得了江山后,为何项羽没被污名化
文章图片
子婴此计实则是“阳谋” , 他就是知道刘邦在多路诸侯中的实力并不强大 , 但是却非要给刘邦这种“荣誉” , 为的就是引起刘邦的内心自大、项羽的不满 , 果不其然 , 进入了关中后的刘邦开始了“享受人生” , 何人劝谏都没有用 , 直到张良来警告 , 才一语惊醒梦中人 。
而张良的“警告”想来也不难猜测 , 那就是已经大获全胜 , 并且招降了秦朝最强大力量的项羽已经“气势汹汹”地赶来关中了 , 刘邦借着项羽大战的空档“黄雀在后” , 以项羽的脾气 , 刘邦绝对是吃不了兜着走 。
所以刘邦为了挽回自己的形象 , 他首先用“民心”作为保护 , 规定军队约法三章 , 以此来获得民心 , 自己也一改奢靡的风范 , 开始勤政 , 也继续招揽人才 , 和项羽来到咸阳后进行的“烧杀掠夺” ,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项羽的谋士不止一个 , 也不止一次告诉他一定要除掉刘邦 , 根源就是项羽太自傲了 , 也太小看百姓、民心了 , 而刘邦则是伺机而动 , 已经掌握了大部分民心 , 假如刘邦想要“占据”关中 , 那就是时间的事情 。
刘邦也知道自己的“生死存亡”之际来临 , 关中岁月 , 这可以说是刘邦最为煎熬的日子 , 面对项羽他打不过 , 还被项羽喜怒无常的性格威胁着 , 直到“鸿门宴”的邀请 , 才让这个事情有了“结尾” 。
【历史故事】胜者书写历史,刘邦得了江山后,为何项羽没被污名化
文章图片
鸿门宴是一场为了除掉刘邦而专设的宴席 , 只是因为项羽本身的好面子 , 项伯的帮衬 , 刘邦最终得以逃脱 , 这一逃 , 天高任鸟飞 , 海阔任鱼跃 , 此前已经被封为了“汉王”的刘邦 , 开始经略自己的基本盘 。
恰好这个时候 , 刘邦遇上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 , 他就是韩信 。
韩信的兵法一绝 , 曾经跟随过项羽 , 但是韩信的脾气很傲 , 项羽也是同样的人 , 两者意见经常相左 , 可项羽毕竟是强势的 , 一回两回韩信的计谋不被重用 , 也就心灰意冷了 , 最终他离开了楚军 , 投奔了这个“实力”并不怎么强的汉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