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纪录片中的底层拟像与缄默伦理

:原题为_澎湃新闻|纪录片中的底层拟像与缄默伦理。
2020-07-12 08:39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原创 凹凸镜DOC 凹凸镜DOC
这是一场中产阶层发起的对于社会底层的观看 , 中产阶层在对底层的观看中重新映照自我 , 重新体察生活 , 重新“知道自己有多幸运” , 重新在导演的反思性阐述“我觉得他们比我们很多人都幸福……我们比他们更悲哀”中“进窄门 , 走远路 , 见微光” 。
澎湃新闻|纪录片中的底层拟像与缄默伦理
文章图片
底层的拟像与缄默的伦理
——兼析纪录电影《生活万岁》
作者:林世健
中国传媒大学 纪录片专业博士研究生
纪录片的创作伦理问题始终被掩盖在聚光灯后 。 从摄影机被视为复制和再现现实运动的神奇创造物到相互承继的电影理论家不断打开视野 , 并在代代影像书写者的实践中成为一种观察世界、表达自我、甚至介入社会的艺术手段的历史进程中 , 之于电影“长子”的纪录片而言 , 摄影机的在场所暗藏的伦理问题始终缺乏充分的讨论 。
而伴随着始终不被充分讨论的纪录片伦理问题的 , 则是日益于纪录影像中可见的、一种似乎具有着天然“合法性”与“正当性”的影像书写——对于底层的再叙事——开始出现某种变形 。 权力与资本开始渗透进这一在“新纪录运动”中所开启的对于边缘群体、社会底层的朴素关照 , 而更加趋向于一种对于底层的自上而下的想象和建构 。
“底层”成为了一种功能和效用:“我们”在对底层的观看中重新映照自我 , 重新回收被遗失的生命价值 。 同时 , 社会自身所加之底层的诸般问题被巧妙地融合与化解 , 并转化为逻辑自洽的证明体系 , “我们”在这套体系中再度得到之于人的安置 。
在这个意义之上 , 底层似乎不再于大众媒介中缺席 , 且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贡献”着自身的群体性价值和力量 。 然而问题在于:书写者是谁?观看者又是谁?更甚者 , 这是否应是纪录片的社会底色?携带着这样一种问题 , 我们进入纪录电影《生活万岁》的影像空间 。
澎湃新闻|纪录片中的底层拟像与缄默伦理
文章图片
“这部片子拍的是‘蚂蚁’ , 挺卑微的 , 踩死了也就踩死了 , 都没人看到它被踩死了 , 它死了以后都没别的虫子吃它 。 ”非虚构电影《生活万岁》的导演如是说 。 一句易被媒体误读的话语 , 却撕扯出被某种社会默契和精英共识所联合掩盖的基本事实:即使我们生逢技术迭变的大时代 , 底层却似乎仍距“文明”的中心渐行渐远 。
这种渐行渐远使身处大时代的无名的我们逐步觉察到某种参照系的缺失 , 以至于我们正向不可控地自我迷失连续塌陷 。 恰逢此时 , 带着天然的及时与正当——对“蚂蚁”的礼赞——《生活万岁》走入了社会大众的视野 。
非虚构电影《生活万岁》始于某种对底层的建构 , 更为准确地说 , 是“我们”协同《生活万岁》合力完成了对底层“他者”的建构和排除自我式的底层想象 。 15个人物 , 15种“空白”和“不确定” , 文本生成的召唤结构为“我们”预留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
失恋的夜场舞女、童年灰暗的单车猎人、街头卖唱的盲人伴侣、替子还债的老年夫妇、等待心脏移植的中年妇女、蹬人力三轮的拉萨老人…互不关联、彼此独立的故事片段依据情绪逻辑排列、组合成了一部具有高度“呼吸感”的影像文本 , “我们”则在被紧密结构的影像流中无意识地灌注入自身的故事与经验 , 情感与思绪 , 以至影像中诸般暧昧而多义的细节开始逐步在不被他人所共享的情感结构中定格出只被自我所读解的意义图像 。
于是 , 一切开始失而复得 , “我们”似乎在长久丧失的参照系中重新看见自我 , 重新看见生活 , “我们”似乎可以由此再度“痛饮生活的满杯” , 这一切的失而复得来源于对作为“他者”的底层的礼赞 , 来源于导演的表述:“在他人的故事里 , 有我们自己的眼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