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史|明朝太监刘瑾祸国殃民?500年后历史学家为其正名:古代文人无耻

明朝太监刘瑾祸国殃民?500年后历史学家为其正名:古代文人很无耻!
明朝中期问题重重 , 各地机构重叠 , 官员数量太多 , 国库亏空严重 , 在正德年间尤为严重 , 面对这样的情况 , 在刘瑾执掌朝政大权后 , 他立刻开始进行改革 。
东方大史|明朝太监刘瑾祸国殃民?500年后历史学家为其正名:古代文人无耻
文章图片
当时有很多官员玩忽职守 , 甚至以养病为名 , 在家"休养生息" , 因此在正德三年 , 刘瑾亲自主持了一次考核工作 , 对于那些以养病为由"旷职"三月以上者 , 直接令其致仕回乡 。 当然了 , 如果发现该官员真有病 , 时间适当放缓 , 但不能超过一年!
除此之外 , 刘瑾还严格限制"恩荫" , 在洪武年间 , 明太祖曾对"官员荫子"有明确规定:职官子孙荫叙 , 正一品子 , 正五品叙 。 从一品子 , 从五品叙 。 职官用荫 , 各自一名 。 年及二十五以上 , 须试本经 , 或四书 。 能通大义 。 其有不通者 , 发还习学再试 。
这样的规定相对比较合理 , 但在明朝中期 , 吏治混乱 , 很多官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家人捞好处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刘瑾下令严格执行洪武年间规定的"官员荫子"方法 。
在正德元年 , 有一个叫做郝志义的官员 , 在即将升任刑部右侍郎时病逝 , 当时此人的官职是正三品 , 按照规定:在京官员"荫子" , 必须在三品以上 , 而且还要经过三年考核 。
郝志义只是正三品官员 , 而且也没有经过三年考核 , 并不符合相关规定 , 因此刘瑾并没有允许其子孙"荫叙" , 但当时的很多文官认为郝志义没有投靠刘瑾 , 因此才会被刘瑾报复 ,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明朝的文官群体对宦官的偏见很大!
东方大史|明朝太监刘瑾祸国殃民?500年后历史学家为其正名:古代文人无耻
文章图片
虽然刘瑾是个宦官 , 在他执政早期 , 他也经常收受贿赂 , 但在刘瑾执掌朝政大权后 , 他开始严厉打击官员的贪腐行为 , 就比如山东巡按御史胡节 , 此人想要投靠刘瑾 , 在他还未前往京师述职之前 , 他就提前为刘瑾准备好了金银珠宝 。 此时的刘瑾一心想要整顿吏治 , 胡节本人还没有到达京城 , 他的贿赂反而提前来了 , 这让刘瑾十分恼怒 , 因此下令将其抓捕入狱 , 最后直接依法处死!
后来还有一些刘瑾的同党向其纳贿 , 也遭到了刘瑾的斥责 , 正所谓"上行下效" , 刘瑾严厉打击贪腐行为 ,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明朝的贪腐之风 , 史书记载:"剥削之弊 , 一时少息"!
刘瑾出身卑微 , 但他能够执掌大明朝政 , 自然有过人的本领 , 而且他并不是祸国殃民的蠹虫 , 至少他在执政期间 , 明朝的国库和吏治都有所好转 , 他曾严格盘查各地府库的粮草储存情况 , 原本是三年一查 , 在刘瑾执政期间 , 几乎是半年一查 , 并依法处理那些侵吞国家资产的贪官污吏 。
除此之外 , 刘瑾还改革"盐法" , 打击那些想要侵占国家利益的权贵阶级 , 后来又废除"年例银" , 朝廷不再向边境守军输送军饷 , 刘瑾的改革增加了国库收入 , 但是却得罪了那些文官和权贵阶级 , 因此在正德五年 , 刘瑾本人被凌迟处死 , 他的改革措施也被废除!
东方大史|明朝太监刘瑾祸国殃民?500年后历史学家为其正名:古代文人无耻
文章图片
【东方大史|明朝太监刘瑾祸国殃民?500年后历史学家为其正名:古代文人无耻】其实在500年后的今天来看 , 刘瑾并不是一个祸国殃民的无能之辈 , 那些古代文官如此污蔑刘瑾 , 只是因为刘瑾是一个宦官 , 他的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 , 像这样的一个宦官 , 自然不可能留下什么好名声 , 不得不说 , 古代的一些文官确实很无耻!总的来说 , 刘瑾的改革措施对明朝还是有一些效果的 , 而这也是现在很多历史学家为其正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