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闲谈历史|在康熙年间曾入翰林院,胶东历史人物:牟平的孔尚先

古代讲究“学而优则仕” 。 对于读书人来说 , 目标就是考中进士;而真的考中进士之后 , 目标就变成了进入翰林院 。
在明清时期 , 翰林院通常被视为“储才重地” 。 普通的进士 , 要么是打发到六部任主事、郎中等低级官职 , 要么是外放至地方从教谕、知县的层级开始历练 。 除了少部分的有造化或者有人脉可以辗转升迁之外 , 其他大部分都是在低级岗位上熬个几十年结束仕途 。
老唐闲谈历史|在康熙年间曾入翰林院,胶东历史人物:牟平的孔尚先
文章图片
相对来说 , 进入翰林院之后 , 一开始品级虽然也不高 , 但因为是天子近臣 , 平步青云的概率就比较大 。 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志于成为朝廷宰辅的人来说 , 翰林院几乎是履历镀金的必须环节 , 明朝虽然没有成文的规定 , 但民间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非进士不入翰林 , 非翰林不入内阁 。 ”
翰林院的名额有限 , 多时不过数百 。 而全国上下的州县数量远超过此数 , 平均下来 , 每个县也分不到一个 。 因此 , 如果有人能考入翰林院 , 县里会视为很光荣的事情而大书特书 。
老唐闲谈历史|在康熙年间曾入翰林院,胶东历史人物:牟平的孔尚先
文章图片
在《牟平县志》当中 , 就对该县(过去称宁海州)清初时期的一位翰林着墨不少 。 这位翰林的名字叫做孔尚先 。
从“孔”这个姓氏和“尚”这个字辈 , 就能看出他是孔子的后裔 。 而在牟平境内 , 收录在谱的孔氏后人规模的确不少 。
老唐闲谈历史|在康熙年间曾入翰林院,胶东历史人物:牟平的孔尚先
文章图片
(牟平的五里头村 , 就是现在的东华苑附近)
根据记载 , 牟平先祖名为孔士元(第49代) , 元朝时期来宁海任职 , 定居在牟平东门里 。 他的子孙后来又搬迁到五里头村 , 在牟平城西约五里的地方 。 在当地逐渐繁衍壮大 , 成为孔氏在胶东半岛的主要分支 。
刚才提到的孔尚先 , 是清初人 , 籍贯为牟平东门里 。 作为孔氏后人 , 他自幼就接触传统文化 , 对礼制规矩的自我要求很严 , 县志称:“每就塾 , 经文庙必拜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他很快在科举考场上得到回报 。 他在康熙二十九年考中举人 , 康熙三十六年考中进士 。 经过考选之后 , 由成功进入翰林院 , 职位为“检讨” 。
清代之初 , 翰林院检讨虽然只是“从七品” , 品级不高 。 但因为地处中枢 , 时常能得到皇帝的召见 。 孔尚先就曾在畅春园得到康熙帝的召对 , 他表现不错 , 得到“赐食、赐画字、赐松花石砚”的待遇 。
老唐闲谈历史|在康熙年间曾入翰林院,胶东历史人物:牟平的孔尚先
文章图片
后来 , 他也逐渐得到重用 。 先后被派往广西主持乡试以及提督山西学政 。 这两个头衔其实只是差事而非官职 , 但因为是皇帝钦差 , 故也算是显赫之事迹了 。 例如 , 康熙四十四年 , 他被派往广西主持乡试时 , 朝廷下的命令是:“检讨孔尚先为广西乡试正考官 , 礼部主事张缵为副考官 。 ”翰林院检讨为从七品 , 而礼部主事为正六品 。 七品为正考官 , 而六品为副 , 这也算是翰林院地位重要的一个体现 。
【老唐闲谈历史|在康熙年间曾入翰林院,胶东历史人物:牟平的孔尚先】不过 , 从县志记载的情况来看 。 除了翰林院之外 , 孔尚先并无其他部门任职的经历(主考而学政只算临时外派) , 因此终其一生 , 品级始终不高 , 最后告老还乡 。 限于品级的缘故 , 他的事迹在《清史稿》中没有记载 , 在《清实录》、《山东通志》、《山西通志》中有所提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