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心发现|印度人把3000印度华侨关进集中营,暴行令人发指,50多年前
文章图片
在清朝中后期就有大量来自广府和福建的中国人来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孟买等地定居做生意,凭借自己的勤劳苦干,他们很快成为了所在地最富裕,.最有效率也是最卫生的一群人,中国只是他们的祖籍地和文化家乡.但是在几十年后,他们的后代却因为和中国遥远的关系,被送入德奥利集中营关押,并受到非人的待遇.
在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之后 , 印度政府以非常罕见的高效率 , 在当年12月推出了《印度国防法》 , 后来又推出了《敌产法》:它规定:印度政府可以随意关押具有敌方血统的人士 , 无需任何理由就可以没收他们的家财资产 。 但是心急的印度人没等到尚方宝剑正式推出 , 就开始提前行动起来:他们纷纷打砸中国店铺 , 殴打路过的中国人 , 对他们实施抢劫和弓虽女干 。 一个后来移居加拿大的华人明表示 , 当时在学校里 , 同学们都在向她扔烂菜、扔石头 , 让她滚回中国去 。
文章图片
而且这些华人必须在半夜时分非常小心:因为半夜印度军警可能就会破门而入,以间谍罪的名义将他们投入拉贾斯坦的集中营里.所以当时在印度的华人都是随身将最值钱的财物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在印度的华人基本上没有去过中国/只是对中国有模糊的记忆,但是现在却因为中国长相受到牵连.那些在印度政府任职的华人,也是二话不说,就遭到了革职查办,这些人最终被拘留到了拉贾斯坦的德奥利集中营,这里最早是英国人关押日本战俘的地方,现在,这里迎来了一群黄皮肤的''俘虏'',但是他们一天战场都没有上过.而且印度人给华人的待遇十分恶劣:食物不果腹,半生不熟,华人在里面收集所有能够充饥的东西,青菜,虫子,野菜等等,而且白天高达40度的高温,让很多人直接中暑或者热死.
【历史心发现|印度人把3000印度华侨关进集中营,暴行令人发指,50多年前】对于中国人来说,集中营里厕所没有手纸,所以他们还只能用手蘸水清洗大号排泄物.这对于讲卫生的人来说十分难以忍受.在恶劣的卫生条件下 , 这造成了集中营里痢疾等疾病的二次发生 , 抬高了囚犯的发病率 。
比如今年65岁的万永喜,在1962年他被关进代奥利集中营时只有13岁 。 万永喜本应该属于印度公民 , 不仅不能得到印度国籍 , 反而被印度政府投放到集中营 。 他回忆起母亲当年曾经为了生意而从加尔各答中国银行贷款 , “这大概是唯一能让印度人找到家里与中国政府有关联的罪证” 。 万永喜一直记得当年他从集中营放出来后被扔到一个殡仪馆里的惨状,他险些被人火化,后来是经过多次辗转才于1969年到达加拿大 。 在这之后 , 他不仅从未返回过印度 , 每当有人问及其身世时 , 他也都会搪塞敷衍 , 拒绝提起这个令他饱受苦难的地方 。
文章图片
一位叫朱秀英的小姑娘 , 在集中营里生了病 , 营方不但不给治疗 , 反而说她得的是麻疹 , 残忍地将其活埋 。 其他种种劣行 , 不一而足 。 一些营地看守还会不怀好意的请女性去吃饭喝酒 , 结局自然是可想而知 。 直到1963年 , 国际红十字会送来中国政府的救援物资 , 集中营里华人们的生活条件才有所改善,后来中国政府主动提出接走一些人,这才让印度华侨暂时脱离苦海,但其实前面又有新的坎坷在等待他们 。
文章图片
后来虽然在1964-1967年,印度政府陆续释放了华人,但是他们回去了之后就发现,自己的家产,土地,工厂都被邻居吞并,或者被政府霸占,虽然政府会归还一部分,但是大多数财产要不回来.在加尔各答等地,华人被画地为牢,只能在特定区域内活动,他们即使有手艺,要出去办公,也需要麻烦的向当地警察汇报 。
而且一些上了年纪的华人还是和过去一样,晚上穿的整整齐齐,带上钱,随时准备逃命.除了加尔各答等地有2000多华人之外,其他印度华人都是分散居住,而且都将钱存入中国或者美国的银行,''再也不能信印度人了.''几个老华侨这样说道.虽然2010年,当年在德奥利被关押的印度华人组建了集中营难友会,希望共同唤醒这段苦难回忆,但是他们最终没有得到印度政府的道歉,而且印度民间对于这段悲惨历史是倾向于遗忘的态度.
- 娱乐盘点大剧院|司马小绢讲历史:揭秘古代当铺之间的暗号
- 丹说历史|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冯姓先祖,后代将相辈出,历史上的小人物
- 小高说历史|为了得到男友的爱,不惜性命,留下感人5字遗言,年轻貌美女毒贩
- 是我历史君|进去10人有9人出不来,600年无人破解,专家:梅花阵,湖南一古村
- 历史的皇宫|外国历史还有四位高皇帝,全部是开国君主,除了中国历史的高皇帝
- 中国青年网|英女子秘密买下有900年历史的古城堡
- 萌小糸说历史|下面人物6选1,你会选择跟谁去盗墓?,如果你穿越成摸金校尉
- 马露聊历史|出身成谜,受宠后乾隆给的封号却令人费解,她近30岁才嫁给乾隆
- 砚武|作为开国君主的刘邦为何历史评价不高?
- 历史图片社|却碾压乾隆的四万首,其中一首大家都背过,刘邦一生只留下两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