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之风|“二王”流行书风之缺失( 二 )
文章图片
古人学王书而思创变 , 这是艺术意识使然 。 扬雄所言“书 , 心画也”(《法言·问神》) , 即说明写字不仅要写好 , 还要写出自我的感觉 , 自我的风格 。 古代不乏写得好而没有写出个性 , 或因个性不足 , 因而难以进入一流书家行列的例子 。 如北宋时期的沈辽、钱勰、蔡卞、刘正夫、薛绍彭等都为当时名家 , 在技法上不比苏、黄、米等书家弱 , 但历史上的名声却远不及后者 , 而且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拉越大 。 可见 , 单纯的摹仿虽是基本功积累的一种方式 , 却终不能和真正的创作相提并论;即使功力较深而创意不足 , 也难以在书史上留下耀眼的光辉 。
当今学王流行书风与古代学王而风格缺失者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某种相似性 。 他们何以不能跳将出来 , 与历史上的大师大家们比肩抗衡?
首要原因是缺乏创造意识 。 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王书就是传统的代名词 , 学到王书的一些基本套路就是掌握了传统 。 而一旦他们理想中的传统已然接近 , 便止步不前 , 不再去作更多的追求 。 这与历代大师以追求自我为己任的书学观完全不同 。
其次 , 当今书坛的评价体制不健全 , 学王书家们大多掌控书法评选的平台与权力 , 这一权力的获得主要是由于他们那路为大多数人接受的“好看”样式 , 一旦进入深一层的自我探索 , 或会遭至唾弃 , 大权旁落 , 辛苦奋斗多少年得到的好处怎可轻易言弃?所以 , 与其辛辛苦苦去探索 , 不如守成更得实惠 。 三是对书法本体美感认识不足 。 认定王字一路为最高境界 , 排斥甚至拒绝对篆隶古法的吸纳 , 丧失了书体之间原本可以互补的可能性 。
文章图片
2
筋骨、风骨之缺失
谢赫《画品》中提出绘画须有“六法” , 曰:“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转移模写” , 虽然针对的是绘画 , 但如“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等 , 于书法又何尝不是法则?何谓“骨法”?即用笔须见筋骨 , 见骨力 。 魏晋南北朝间的书论已有“骨”与“筋”的观念 , 如卫铄《笔阵图》:“善笔力者多骨 , 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 , 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胜 , 无力无筋者病 。 ”[2]南齐王僧虔《又论书》:“崔、杜之后 , 共推张芝 , 仲将(韦诞)谓之圣 , 伯玉(卫瓘)得其筋 , 巨山(卫恒)得其骨 。 ”[3]筋骨之说 , 其实是从人体生命美学引申出来的 。 人之体强筋健骨 , 生命体征旺盛 , 给人的美感便强烈 。 但人之筋骨具体 , 书之筋骨抽象 , 故惟有一定用笔体验并有美感经验者方能感觉之 。
笔者理解 , 用笔提按有力 , 擒纵有度 , 笔润而不羸 , 枯而不燥 , 威而不猛 , 清而不虚 , 是谓见筋骨矣 。 王羲之之前旧体 , 用笔多承汉简以来简捷率意 , 常有不到之笔 。 笔不到则骨不力 , 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则不全所致的结果 。 而王书起讫运动作精致 , 笔与纸配合默契 , 动作干净利落 , 不拖泥带水 。 其按笔锋不燥、颖不破 , 提笔线不虚、毫不空 , 提按转接过渡自然 。 转折处折笔不生 , 方笔不硬 , 圆笔不滑 , 常方中有圆 , 圆中见方 。 如此写出的线质 , 坚实而清润 。 再比较王书与赵孟頫、董其昌等学王书 , 更可明了筋骨之为何物 。
以王书《频有哀祸帖》与赵书《赤壁赋》、董书《琵琶行》等对比 , 王书用笔坚挺紧实 , 笔锋按下程度较大 , 转折处多见顿笔、折笔暗过 , 运笔速度爽快 , 有节奏感 , 而线质遒劲清丽;赵、董书速度较匀 , 笔按下程度较小 , 转折处很少折笔、顿笔 , 方笔更少见 , 用笔换锋多不暗过 , 尤快速转换时动作感简单 , 拖带侧锋明显 。 由于少方、折用笔 , 运笔力作用又小 , 赵、董书骨力自然不及王书 。
- 洞鉴五千年|全民为之折腰,唐代人的萌宠:饲养之风盛行
- 趣看历史|明朝贪污之风仍旧盛行难扼,究竟是为什么?,朱元璋严整贪官污吏
- 松竹之风|和珅到底是谁办的?
- 灰灰读史书|如何受到魏晋士人的热烈追捧,自曹操养子何晏兴起的服五石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