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报|:软件铸魂新时代,特色引领育英才,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薛静锋


中国电子报|:软件铸魂新时代,特色引领育英才,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薛静锋
文章图片
编者按:近日 ,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 。 中国电子报特策划推出“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探索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专栏 , 邀请高等院校、地方工信部门、骨干企业相关专家和负责同志围绕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产教融合培养路径、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对建设指南进行深入解读 , 分析我国软件人才现状和存在问题 , 并提出推动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举措建议 。 敬请关注 。 本期为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薛静锋的署名文章 。
中国电子报|:软件铸魂新时代,特色引领育英才,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薛静锋
文章图片
软件是信息技术之魂、网络安全之盾、经济转型之擎、数字社会之基 , 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 今天 , 软件无处不在 , 已成为数字经济的第一驱动力 , 助力数字社会的蓬勃发展 。 信息技术创新的各个层面都蕴含了软件的灵魂 , 而软件产业的核心在于智力资源、在于人才 。 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 加强特色化软件产业人才培养 , 是建设教育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 , 实现中国软件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 。 教育部和工信部印发的《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明确了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 , 为软件学院特色化建设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
秉承创新理念坚持特色发展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 。 软件技术的创新核心在于复用性、开放性 , 未来人类社会将演变为智能社会 , 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这一切都离不开软件 。 软件驱动下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逐步促使人类的日常生活、技术创新、产业变革和社会运行模式发生重大改变 。 因此 , 应该把握新时代“软件定义”的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融合发展新特征 , 做好新时代的软件发展 , 构建以软件为中心的社会 , 夯实产业基础 , 突破核心技术 , 促进信息社会的发展 。
近年来 , 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秉承创新理念 , 围绕智能化软件开发、软件安全测试、数字媒体技术等领域 , 不断探索特色化建设途径和软件人才培养规律 , 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
一是建立复合专业型的培养模式 , 顺应“新工科”建设的时代需要 , 采用“软件+X”的复合专业培养模式 。 培养以软件工程为基础 , 以软件服务、软件测试、软件安全、数字媒体技术等领域为拓展的新型复合专业型人才 。
二是构建集成式的创新教育模式 , 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和兴趣爱好 , 打造“四年不间断”的集成式创新教育模式 , 引导学生在知名专家学者中自主选择专业导师 , 学生跟随导师进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龙头企业 , 开展科研活动 , 重点培养学生的源头创新能力 , 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难题 。
三是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方法 , 遵循人才培养目标先进性、可实现性、高弹性模块化的指导思想 , 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高水平专业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 建立“素质教育+大类专业基础+专业+X”的多路径培养模式 , 建立“通识必修+通识选修+专业必修+开放选修”的课程体系 。 采用“研究型、小班化、个性化、MDP(课前MOOC、课上Discuss、课后Project)”的教学模式 , 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 ,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 。
四是建立“工程学习工厂” , 将专题式学习和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进行战略性组合 , 尤其是实现包括行业密切参与和致力于模拟真实工作的学习环境 , 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体验式和基于项目的学习场景 , 由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和业内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模拟工作的环境中指导和督促学生学习和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