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历史上的“六不总督”叶名琛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 )


黄宇和专门对“六不”作了逐条回应:“不战” , 其实是无兵可战 , 正规军正在讨伐洪兵 , 非正规兵由于无薪可支 , 多数已经解散;“不和”属实;“不守” , 有守过 , 尽力过;“不死” , 他最终自杀死了;“不降”属是实;“不走” , 是不能走 。
想想看 , 英法联军攻入京师 , 咸丰帝派出了清帝国最精锐之师——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率领的、拱卫京师的蒙满八旗军队 , 其结果 , 先败于张家湾之役 , 后败于八里桥 。 八里桥之战 , 该师死伤殆尽 。
可见 , 叶名琛是无兵可战 , 就算有兵 , 也免不了僧格林沁惨败的下场 。
僧格林沁惨败 , 京师之门洞开 。
咸丰帝是“不和、不守、不降、不死” , 三十六计 , 走为上 , 一路狂奔 , 鼠窜到热河避暑山庄避祸去了 。
咸丰帝是可以走 , 叶名琛是不可以走的 。
根据大清律令 , 守疆大臣 , 弃地而走 , 还不得诛灭九族?!
其实 , 叶名琛尸首被送运回国时 , 已有人秉持公道写过一副这样的对联:
公道在人心 , 虽然十载深思 , 难禁流涕;
灵魂归海外 , 想见一腔孤愤 , 化作洪涛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里这样评论叶名琛 , “后来人们用一副联语来嘲弄他在这次危机中表现的死顽固态度:‘不战 , 不和 , 不守 , 不死 , 不降 , 不走’;可是 , 鉴于他有他的政绩 , 这却不是持平之论 。 ”
黄宇和的评论直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叶名琛比起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 , 没有丝毫逊色之处 , 在史籍中应当得到相等的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