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周刊|保安和保洁员都忍不住下场导览,我却找到了?家?的感觉,他们在上海搞了场?乱糟糟?的展览( 二 )
然而 , 短暂的郁闷之后 , 何志森却收获了新的惊奇 。
停车场内 , 艺术作品“种子计划”的三轮车一直静静地停放着 , 没有解说牌 , 没有导览 , 拍照打卡的观众一头雾水 。 这时 , 旁边的保安大哥看不过去了 , 直接走过来 , 绕着三轮车给大家讲解:“车上装的花盆、种子 , 你们可以直接拿回家种 , 然后再传递给其他人 , 就是种子接力站嘛 。 ”
文章图片
刘悦来团队作品《种子接力站》
从备展开始就一直在这儿的他 , 本来是强烈反对这辆三轮车的出现的:这里的停车位还不够用呢 , 都是要收费的啊 , 我怎么协调工作!后来协商的结果是 , 展览主办方把车位给租了下来 , 而保安在旁听了N遍导览词后 , 已经主动成为了这个作品的编外导览员 。
“一个可能没读过多少书的保安 , 可以在上海给一群艺术家讲展览 , 他该是多么骄傲!”何志森突然意识到 , 当一个人开始主导脚下土地的那一刻 , 他就真正回到了“家”中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米笑作品《垃圾万花筒》
艺术家米笑的作品《垃圾万花筒》 , 也曾让保洁大姨大叔们脑阔疼:“这个地方怎么多出了这些奇怪东西!”
垃圾场这个区域 , 最开始在展览的地图上是被抹掉的 , 这种一直被嫌弃的地点似乎总是“被不存在” 。 而《垃圾万花筒》的介入 , 让参观者通过它的视角 , 看到了另一个缤纷的世界 。
明白了万花筒的意思后 , 保洁员们很惊喜 , 原来这些平时被人嫌弃的地方 , 也可以成为艺术!在后续展览中 , 她们从容自信地导览起这片原先“不存在的地点” , 变成了这里的“主人翁” 。
那一刻 , 她们似乎也“回家”了 。
两颗心交界处
文章图片
青山周平作品《OfficeBox》:办公区楼下转角的办公盒子
开幕那天 , 看着兀自闲聊的人群 , 何志森逐渐不再尴尬 , 更多的是感慨、感动 。
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 , 三百多个人摘下口罩 , 面对面说话 , 这个场景也许“有点可怕” 。 可看着他们畅聊时周身散发的自由与激动 , 何志森觉得十分感慨:“这个时代 , 一个人长期没有社交生活 , 是多么渴望交流!”
这次开展对很多人来说 , 是第一次与朋友相聚 。 疫情关上了人们外出社交的大门 , 人们在压抑中滋长着对相互拥抱的渴望 。 “家”正是这样一种由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 。 这里的家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 , 而是一种心灵的互动:从家中出来走到街上 , 找到了可以一起聊聊的人 , 我们反而真正“回家”了 。
文章图片
何志森之前做“菜市场美术馆”项目时 , 正值疫情蔓延之时 , 他还不小心感冒了 , 开始咳嗽 。
感冒的头几天 , 他被邻居当作疑似病例举报 , 正躺在床上正忧心忡忡 , 却接到了因项目结识的豆腐摊阿姨的电话:“来给你送吃的了 , 你要是不拿 , 我就放你鞋柜上了!”
从那时开始 , 许多摊主阿姨陆续来看过他 , 总共送了他二十多只鸡 。 就在那时 , 离家千里的他 , 真正感受到了温暖 。
文章图片
宋冬作品《隔不离》
展览中最令何志森遗憾的两件作品 , 一件是欧阳应霁的《家的味道》 , 另一件是与全家便利店合作的项目 , 也意图传递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
按照原计划 , 欧阳应霁将会每天准备十份便当出售 , 让观众把精心设计的饭盒带回来 , 与家人分享故事;上海市民的老朋友全家便利店 , 则会变成一个展览空间 , 让观众意识到在便利店内人与人的交流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