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另一面|后天下之乐而乐”具体体现在哪?,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三 )


第三 , 并郡县 , 减徭役 。 宋时“天下郡县致密 , 吏役至繁 , 夺其农时 , 遗彼地利 , 是以边廪或窘 , 民财未丰 。 ”政府设立郡县过多而导致官僚机构繁多 , 官吏繁多 , 而百姓的差役也不胜繁重 , 以致延误农时 , 损民伤财 。 针对于此 , 范仲淹奏请朝廷把相邻的规模较小的郡县进行合并 , 以减轻百姓的税役负担 。
第四 , 反对滥建寺院 , 限制出家人数 。 佛教在北宋是很盛行的 , 上至皇帝 , 下至普通民众 , 对佛教都很推崇 。 于是 , 寺院的建造 , 出家的人数便多了起来 , 人民的负担也随之加重了很多 , “天下寺观 , 每建殿塔 , 蠹民之费动逾数万 。 ”
(四)忧民之教育
人不是生而知之的 , 人的个人修养、社会礼仪、学识智慧等等都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而得来的 。 因此 , 教育无论是对个人 , 还是对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朝代 , 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 百姓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朝代的载体 , 民族是否进步 , 社会是否安定 , 朝代是否兴旺 , 都取决于其民众的受教育水平 。 饱读诗书 , 深受儒家文化洗礼的范仲淹对教育于人民和社会的重要性是深有体会的 。 他曾在自己二十七岁及第后 , 写了一首诗:“长白一寒儒 , 名登二纪余 。 百花春满路 , 二月雨随车 。 鼓吹迎前道 , 烟霞指旧庐 。 乡人莫相羡 , 教子读诗书 。 ”
这首诗是范仲淹对自己寒窗苦读十年 , 终于金榜题名的感慨 , 但也反映了教育、读书之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 范仲淹所生活的北宋时代 , 上层社会官风腐败 , 下层社会世风日下、道德危机凸显 。 对于此 , 范仲淹痛心地说:“此道日以疏 , 善恶何茫然 。 ……学者忽其本 , 仕者浮于职 。 ……天下无所劝 , 赏罚几乎息 。 ”
生活另一面|后天下之乐而乐”具体体现在哪?,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文章图片
字里行间 , 流露出范仲淹对世风日下、民之教育缺乏而至“六经无光辉 , 反如日月蚀”的忧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