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也能当“乐圣”?贝多芬未竟遗作竟能被人工智能复原……( 四 )


至于上述德国团队 , 最终如何得到一部自动生成的“贝十” , 这不是外行所能妄加揣测的 。 到了今年四月底 , 答案自会在贝多芬的故乡波恩首演之后 , 等候来自各方的评说 。 当年补写这部遗作的英国音乐学家巴里·库伯 , 受邀试听过一个已经完成的片段 , 但认为现有成果并不令人信服 。
一面之词 , 同样不足取信 。 这不是人类作曲者对决“交响乐狗”的世纪大战 , 不可能 , 也没必要决出胜负 , 倒是艺术活动当中 , 人的内在性和主体性问题 , 尚有待进一步研讨 。 贝多芬留下的缺憾中 , 以那些从无记录的即兴演奏为甚 。 可惜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或许可以填充没有完成的 , 然而曾经存在却已散逝的信息 , 却再无机会复现如初 。 那需要逆转时光 。
亟待逆转的还有气候暖化的趋势 。 在绿党成为第二大政党的德国 , 贝多芬的纪念活动中 , 必定少不了这一议题 。 常驻波恩的贝多芬交响乐团启动了一项演出计划 , 旨在用音乐唤醒、加强人们的自然意识 。 “贝六”顺理成章 , 入选为开篇曲目 。 乐曲通过抵达乡间 , 投身溪边景色 , 目睹村民欢聚 , 经历暴风雨以及重现艳阳天 , 呈现出一个工业化前夜的人类家园 。 贝多芬以此向自然致敬 , 但他未必知道 , 这个家园在他热切呼唤的新秩序下 , 将残损不堪 。
在德国 , 类似的演出其实已有先例 。 就是不久之前 , 在汉堡港的新地标易北爱乐音乐厅 , 北德广播乐团基于类似的理念 , 重新阐释了维瓦尔第的《四季》 。 他们把历史上的气候数据转译成听觉信号 , 展示几个世纪来的环境变化 , 常态化出现的极端天候 , 以及大量物种的消失 , 特别是鸟类和昆虫 。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