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121公里“巴丹死亡行军”,日军无人性虐杀,上万名美菲战俘死亡( 三 )


其余的战俘继续向前行进 , 仅剩下那些战俘的尸体被随意丢弃在路边 , 或者水塘里 。 加上炎热天气 , 这些尸体变得肿胀 , 腐烂 , 也吸引了一大批苍蝇前来 , 人们都不敢回头看 , 也不忍回头看 , 因为那场面惨不忍睹 。
【历史故事】121公里“巴丹死亡行军”,日军无人性虐杀,上万名美菲战俘死亡
文章图片
行进路上 , 死于日军枪下 , 身首异处的战俘多到数不过来 , 只要走慢了 , 或者走不动了 , 或者停下来 , 都会无一例外地直接被日军处决 , 日军处决这些战俘就像拍死一只苍蝇那般 。
并且他们还乐此不疲 , 格外热衷于自己的这种“杀人游戏” , 有时“兴致”来了 , 便选择一处开阔地带 , 随意挑选300名战俘 , 就像他们平日里进行刺刀训练一般 , 挥舞着刺刀 , 朝着这批战俘而去 。 一旁的人都看呆了 , 也让人再次深刻体会到了他们日本人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原来是这般惨无人道 。
【历史故事】121公里“巴丹死亡行军”,日军无人性虐杀,上万名美菲战俘死亡
文章图片
巴丹行军中的日本士兵 , 1942年
地狱般的经历
眼睁睁看着自己身边一批又一批战俘惨死 , 活下来的战俘也吸取了这种血的教训 , 那便是行军路途中无论有何种原因 , 都不能停下脚步 , 一旦停下 , 就预示着死亡 。
就算是大小便问题 , 也只能选择直接拉在裤兜里 , 久而久之 , 很多战俘已经不能正常进行大小便 , 即便能小便 , 因尿道早已被感染 , 小便时也格外痛苦 , 就像在被烈火灼烧一般 , 疼痛难忍 。
【历史故事】121公里“巴丹死亡行军”,日军无人性虐杀,上万名美菲战俘死亡
文章图片
日军看管被俘美菲军人
战俘生活条件艰苦 , 个人卫生问题得不到解决 , 一群人终日挤在一起 , 大家随地大小便 , 有些人甚至呕吐 , 于是细菌 , 病毒开始滋生 , 并在整个战俘队伍中蔓延开来 。
战俘们也纷纷患上疟疾 , 痢疾 , 脚气病 , 坏血病等疾病 , 且难以得到救治 , 只能在病痛的折磨和日军的虐待下 , 活活等死 , 似乎战俘生涯的每一天 , 于他们而言都是生不如死的地狱生活 。
逃跑无望
难道这些战俘就没想过要放手一搏 , 乘机逃走吗?
他们中不乏有这种想法的人 , 并为了争取一线生机 , 勇敢地将逃跑计划付诸了行动 , 但是结果如何 , 想必大家都猜到了 。
【历史故事】121公里“巴丹死亡行军”,日军无人性虐杀,上万名美菲战俘死亡
文章图片
曾有40多名美军战俘试图从一个悬崖边纵身一跃 , 跳入海中 , 从海里进行逃生 , 但是却立刻遭到了日军疯狂射杀 , 逃过日军子弹的人 , 却在游上沙滩后被日军用沙子给活埋 , 还挣扎着想要又游回海里的战俘 , 则被日军乱刀刺死 , 随后往其身上泼了一桶汽油 , 点燃大火 , 任凭那战俘在火中活活被烧死 , 他们却只在一旁大笑 , 离开时甚至对于刚才的这场“杀人表演”还有些意犹未尽 。
【历史故事】121公里“巴丹死亡行军”,日军无人性虐杀,上万名美菲战俘死亡
文章图片
获救士兵向同伴“诉苦”
这条长达121.6公里的行军路程 , 这些美国和菲律宾战俘走了整整6天 , 才成功抵达奥唐奈战俘营 。
同时 , 这也是地狱般的6天死亡行军 , 一路缺粮缺水 , 有的被活活饿死 , 渴死 , 病死 , 有的被日军百般虐待 , 殴打 , 枪杀 , 刺死 , 有的直接横尸荒野 , 有的被扔进臭水沟 , 有的却也在第二天早晨 , 再也没能睁开双眼 。
【历史故事】121公里“巴丹死亡行军”,日军无人性虐杀,上万名美菲战俘死亡
文章图片
巴丹死亡行军终点站奥唐奈营
小结
这便是臭名昭著的“巴丹死亡行军” , 据统计 , 在这场暴行中曾有约15000名战俘(但也有数据显示 , 死亡人数是在7000名到10000名之间)因以上种种原因而死亡 , 其中 , 美军战俘死亡人数约2330名 。
但是巴丹半岛的血腥和悲剧并未因此而结束 , 死亡还在持续上演 , 因为在那战俘营中 , 每天因日军虐待 , 残杀的战俘人数也还在增加 。 据悉 , 在抵达战俘营仅两个月后 , 就又有将近26000名战俘惨死 。
【历史故事】121公里“巴丹死亡行军”,日军无人性虐杀,上万名美菲战俘死亡
文章图片
以巴丹死亡行军和日本虐待美国战俘为特色的宣传海报
巴丹的惨剧 , 传到麦克阿瑟的耳朵里后 , 他为之愤恨不已 , 深感痛心 , 并流下了伤心的泪水......甚至发表公开声明:
“对于这种野蛮残酷对待战俘的行为 , 我感到无法形容的痛恨 , 这种行为违反了最神圣的军人荣誉 , 并且将永久玷污日本军人的信条 , 任何其他交战国都不会贬低这种荣誉 。 我的神圣职责 , 是在适当的时候对这些残暴的行为加以严惩 。 使我深感荣幸的是 , 我曾率领过这些以寡敌众、为光荣事业而勇敢作战的士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