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老大|暮登天子堂,宋朝文官制度的形成:朝为田舍郎( 二 )


“别试”制度:针对的是“亲疏内外有别” 。 宋朝为了给下层人士提供公平的考试、参政机会 , 自宋太宗时开始 , 推行“别头试” 。 “别头试”又称“别试” , 即为主考官的应试亲属及权贵子弟别置考场 , 另派考官考试的制度 。 “别试”制度有助于避免权贵舞弊 , 使科举制度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公正性 。 但皇帝和设计者的出发点是好的 , 就怕歪和尚念错了经 , “别试”制度最大的问题是考官的公正性 , 这也往往是考官在面对这些权贵子弟时 , 最为头疼的事 。
尽管宋朝设置了许多防止作弊看似有效的防范措施 , 但根本不可能根绝作弊之法 , 因为 , 迈入仕途的诱惑太大了 , 你想 , 既没有门槛设置 , 而宋朝的官俸又是历朝历代最丰裕的 , 一旦踏上仕途 , 不仅衣食无忧 , 而且官途坦荡 , 白衣卿相并非做梦 , 而且 , 一旦做上了官员 , 只要不是太过分 , 基本上在私生活方面也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 皇帝对于士大夫又是十分敬重 , 谦恭有礼 , 即使你偶尔犯了路线方针方面的大错 , 大不了就是个免职或者贬谪 , 而宋朝的大小官员都有两把刷子 , 大不了悠游江湖 , 诗歌唱和 , 开拓视野 , 陶冶情操罢了 。 所以 , 宋朝科考越是防止作弊 , 作弊手段越是五花八门 , 《宋史.选举志二》云:“至理宗朝 , 奸弊愈滋 。 ……举人之弊凡五:曰传义 , 曰换卷 , 曰易号 , 曰卷子出外 , 曰誊录灭裂 。 ”
当然 , 宋朝皇家招干也并不是只有科举考试这一条路 , 但无疑这条路是相对公平公正的 , 宋朝时 , 也采用过名臣贵勋逐级推荐的方法 , 但这条路只限于资历和名望都达到鼎盛的人物 , 不过 , 即使这些人物能够立足于朝廷 , 也为当时通过科举考试而当上国家官员的那些仕宦人物们所瞧不起 , 虽然皇帝可以赐其为同进士出身 , 就是相当于进士出身 , 但是 , 即使别人不笑话你 , 你自己也会觉得颜面无光 。 不管怎么说 , 宋朝还是给读书人创造了一条公平竞争的路子 , 凭自己的真才实学 , 可以名正言顺的踏上仕途 , 终宋一朝 , 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 , 取进士两万人以上 , 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 这其中 , 通过考试选拔出的白衣卿相和杰出人物数不胜数 , 诸如薛居正、吕蒙正、寇准、王钦若、吕夷简、范仲淹、文彦博、王安石、李纲、文天祥等等 。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