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初夏|华人学者提出软件算法架构加速AI实时化,性能超越GPU、FPGA
近年来 , 机器学习(MachineLearning)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可谓是与日俱新 , 各式各样与机器学习相关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层出不穷(如图像识别 , 自动驾驶 , 语音识别等) , 机器学习能够处理的任务也愈发的复杂 。 但与此同时 , 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 机器学习模型变得更加庞大复杂 , 因实时性而对算力所产生的需求也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 这一问题严重阻碍了人工智能(AI)产品及应用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 因此亟待解决 。
谷歌、微软、亚马逊、华为和苹果等科技巨头以及众多初创公司每年都会花费数以亿计的经费来研发机器学习专用硬件加速器 , 他们希望能够早日在边缘设备(edgedevice)与物联网设备(IoTdevice)上实现人工智能应用的部署 , 并将人工智能真正的带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
现今 , 全球有不少于100家的AI芯片初创公司 , 各种新硬件层出不穷 , 从重塑可编程逻辑和多核设计(programmablelogicandmulti-coredesigns) , 到开发自己的全新架构 , 再到使用神经形态架构(neuromorphicarchitectures)等 。 此外 , 我们还看到了诸如英特尔以极其高昂的价格收购了MobilEye、Movidius和Altera , NVIDIA在自动驾驶处理器方面花费了大笔的开销 , 谷歌开发了TPU , 各家公司都试图都在硬件上抢占先机 。
这里我们不难发现 , 工业界目前的认知是——“硬件才是真正制约移动AI发展的主要因素” 。 他们缺乏对于软件以及目前所使用的通用芯片的计算资源及计算能力的信任 。 因此 , 相较于软件 , 他们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开发机器学习和推理专用的硬件加速器上 。
但是 , 在如此巨大的资金注入下 , 到目前为止 , 硬件加速仍成效甚微 , 我们尚未看到任何边缘AI硬件加速器的大规模部署 。 这不禁令人深思 , 专用硬件加速真的是正确的道路吗?软件能否成为移动AI时代的主导?
从各大公司的角度来看 , 如果想要让自家的AI产品或应用迅速落地抢占市场 , 设计专用的芯片或硬件显然并不是最优选择 。 众所周知 , 芯片以及硬件的开发成本非常高昂 , 且开发周期漫长 , 并非所有公司都可以承受 。 若是选用第三方提供的AI加速硬件 , 则可能会面临诸如成本增加 , 兼容性等一系列问题 。 而设计专用软件则不同 , 它的开发成本低廉 , 容易实现快速部署 , 可以做到针对性优化 , 且通常具有完备的生态系统 。
从大众的角度来看 , 若想让AI产品或应用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 那么它至少需具备几个特点 , 价格低廉、随时随地、方便快捷 。 价格低廉就不必多说了 , 很多AI产品和应用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 , 但这更多的是锦上添花而非必不可少 , 而使用专用硬件加速器无疑会增加产品的成本 , 所以人们究竟会不会为这一成本增加而买单、究竟可以接受的尺度有多大 , 这仍然是个未知数 。
目前很多AI相关应用比如最常见的手机语音助手 , 智能音箱等采取的模式是云端计算 , 即用户端将数据传输给云端服务器进行运算 , 云端再将结果传回给用户 。 这就对用户所处的网络环境提出了要求 。 如果AI相关运算能在例如手机、音箱等边缘设备上完成 , 那么用户就可以不受网络环境影响 , 随时随地的使用AI应用 。
试想 , 当你在地铁上看高清视频 , 由于网络信号不好 , 高清视频数据传输量又大 , 导致了视频卡顿 。 但如果在你的手机上能够本地运行一个实时视频超分辨率转换的AI应用 , 那么就可以使用低清分辨率视频源进行传输 , 从而减少卡顿 。
- 那年初夏|SecMind近期安全资讯第十九期
- 春公子|一念之差失败破产,他是昔日华人首富:一人之力挑战美国科技巨头
- 硅谷|欢迎回家!在美华人经历至暗时刻,硅谷上万华人工程师毅然离开
- 科技小辛辛|这篇CVPR华人论文帮你搞定,手残党福音:一键抠图、隔空移物
- 风抚那年殇|其中有四件在中国, 个个都是价值连城,世界上5大失传文物,
- 华为|华为被制裁是自找的?美籍华人院士再放狠话:不要老说自己是第一!
- 那年初夏|转网后遗症?,只出不进?中国移动今年累计流失用户近400w
- 那年初夏|国家出手统筹规划,为发展助力,全国一心的时代要到了
- 那年初夏|19种多彩混光让你酷炫吃鸡,百元性价比机械键盘推荐
- IBM|最悲壮的华人首富:曾经的世界电脑大王,为什么会轰然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