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诸葛亮六次伐魏战争:国力的差距,非一人之功可以弥补( 四 )


司马懿在渭水之南扎营堵住了诸葛亮东进的道路 , 于是诸葛亮便派兵向北原进攻 , 但比郭淮晚了一步 , 蜀军抵达时 , 郭淮军已经开始修筑工事了 , 蜀军趁此机会立即发起进攻 , 但被郭淮击退 。
【爱历史】诸葛亮六次伐魏战争:国力的差距,非一人之功可以弥补】诸葛亮见东进道路被阻 , 北原地区也难以攻下 , 则转而进攻散关等地 , 诸葛亮见司马懿又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 , 就派士兵在五丈原地区开垦荒田 , 也打算跟司马懿这么耗下去 。
同年五月 , 东吴兵分三路对曹魏发起进攻 , 魏明帝为应付两线作战 , 严令司马懿坚守不出 , 然后亲率大军抵御吴军 。
八月 , 诸葛亮与司马懿已经僵持了一百多天 , 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都不理睬 。 于是 , 诸葛亮就派人送给司马懿一些妇人的衣服 , 司马懿大怒(假装 , 做给部下看的) , 上书魏明帝请求出兵 。 魏明帝命卫尉辛毗持节至司马懿军充任军师 , 制止司马懿出兵 。 姜维对诸葛亮说∶"辛毗杖节到前方来 , 司马懿再不会出战了 。 "诸葛亮对姜维说∶"司马懿本来就不打算出战 。 所以向曹配上表请战 , 只是做给部下看而已 。 将在军 , 君命有所不受 。 如果司马懿真能战胜我们 , 就不会去请求曹叡批准出兵了 。 "
接着 , 诸葛亮进一步对姜维分析战局:敌人认为我军远征 , 军粮补给艰难 , 要速战速决 。 因此才坚守不出 , 等待我军退却时乘机突击我军的背后 。 因此 , 我军必须实行屯田积谷 , 与当地吏民相安而居 , 等待歼敌时机 。 同时利用"木牛"、"流马"加快运送军粮 , 这样我军不但不会疲惫 , 反而会愈战愈强 。
诸葛亮的计策是好的 , 但他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持他继续为他的”隆中对“奋战了 。 同月 , 诸葛亮病重 , 随后便在五丈原病逝 。 诸葛亮在临死之时 , 已经提前做好了撤退部署 , 让魏延、姜维断后 。 诸葛亮担心魏延不听杨仪节制 , 就告诉杨仪如果魏延不听就自己率军撤退 。
诸葛亮死后 , 杨仪暂不发丧 , 让费祎前去试探魏延之意 。 魏延说∶"丞相虽然死了 , 我魏延还在世 , 丞相府的吏卒去埋葬他 , 我可以统率军队去和敌人作战 , 怎么可以因为一个之死而废弃天下大事呢 。 况且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受杨仪的指挥 , 作一个掩护撤退的将领呢 。 于是 , 魏延就拉着费祎想要共同写信给各将领 , 部署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 费祎说杨仪是文人 , 决不敢违背先生的意见 。 魏延才放费祎回归 。 费祎走后 , 魏延既后悔 , 又放心不下 , 便派人去杨仪营中探听动静 。 杨仪正按诸葛亮原先的部署 , 组织各营撤军 , 魏延大怒 , 竟率军先行后撤 , 并将所过栈道全部烧毁 。
当蜀军撤退后 , 当地百姓就去向司马懿汇报 , 司马懿立即发兵追击 , 姜维、杨仪见此令部队装作要反攻的样子 , 司马懿以为诸葛亮假死 , 就率军退回营地 。 当司马懿反应过来再派兵追击后 , 蜀军已经走远了 。
由于栈道被魏延烧毁 , 杨仪只好命士卒砍木以架通道 , 当行至南斜谷时 , 魏延军已先行占领 , 随即派兵迎击杨仪军 。 杨仪命将军何平(王平)率部抵挡魏延军 , 何平上前去 , 大声斥责魏延军说 , 丞相病故不久 , 尸骨未寒 , 你们何敢反叛!魏延部众均感到魏延理屈 , 纷纷逃散 , 只剩他和他的几个儿子 , 逃往汉中 。 杨仪退兵途中立即派出将军马岱率部追赶魏延父子 , 将他们追上统统斩首 , 杨仪回军汉中又杀了魏延的三族 。 至此 , 诸葛亮北伐结束 。
PS:魏延并没有反叛之心 , 不然的话完全可以直接投降曹魏 , 魏延只是想代替诸葛亮的位置继续北伐 。 但杨仪认为杀死魏延就能让自己代替诸葛亮 , 但最后也没能如愿 。 但文中说法为陈寿《三国志》的说法 , 在裴注批改的《三国志》中引入《魏略》的记载 , 受诸葛亮托付兵权的是魏延 , 杨仪因怕魏延趁机陷害 , 所以造谣说魏延要北上投敌 , 然而被诬陷的魏延深恐与战则清白难雪 , 所以只逃不战 , 最后终于被追杀 。 不过裴注认为此说法是在曹魏的传言 , 并没有《三国志》的可信度大 。
结语
如果说 , 三国鼎立是谁促成的 , 那绝对是诸葛亮 。 诸葛亮凭一己之力使飘忽不定的刘备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让刘备占据荆、益二州 , 使曹操不敢攻 , 不愧被梁启超等人位列到“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 。
关于诸葛亮 , 历代评论数不胜数 , 按照军事家的说法 , 领兵者不应该在绝对把握时才主动出击 , 应该在有百分之六十的获胜状态下出击 , 认为诸葛亮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谋是丧失了一次作战良机 。 但实际上 , 在三国那样的背景下 , 诸葛亮并不是不敢出兵 , 而是不能出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