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老大|吓得破胆而亡,欧阳一敬也在归途中郁郁而死,胡应嘉闻高拱复出( 二 )
当时 , 接徐阶任首辅者为李春芳 。 李为人宽厚 , 居政持论平 , 不事操切 , 虽无失措之举 , 却总显得气魄、才力不足 。 高拱仗着自己是朱载垕心腹之臣 , 慨然以天下为己任 , 发挥了李春芳起不到的作用 。
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八月 , 北边有警 , 高拱以尚书陈希学、曹邦辅 , 侍郎王遴各率师背城列阵以待;以京尹栗永禄、南都御史护守山陵;又起御史刘焘在天津守通粮 , 而以总督王崇古、谭纶专征剿无内顾;以侍郎戴才理军饷 。 由于布置周密 , 防范严谨 , 蒙古兵未敢入犯 。
十月 , 俺答汗孙子把汉那吉因与祖父发生冲突 , 率所属阿力哥等十人前来求降 。 巡抚方逢时、总督王崇古主张受降 。 奏上 , 朝议纷然 , 多以为敌情叵测 , 不能贸然收留把汉那吉 。 高拱与张居正却一致支持王、方意见 , 请奏朱载垕加封把汉那吉为指挥使 , 并“厚其服食供用” , 以诚相待 , 结得其心 , 朱载垕准旨 。 接着 , 高拱又命边臣让把汉那吉穿锦衣、坐华车、骑好马 , 前呼后拥在街市行走 。
俺答得晓明廷厚待其孙 , 深受感动 , 遂决意与明朝和好 , 请封贡之事 。 此议一起 , 朝廷上下有如鼎沸 , 反对派援引宋朝讲和之例 , 力言不可 。 高拱先利用考察科道之机 , 将极力反对与俺答汗结好的叶梦熊“降二级 , 调外任” , 以息异议 。
他又发内阁旧藏明成祖封瓦剌、鞑靼诸王故事 , 拣发兵部 , 力主封俺答汗为王 , 这种将蒙古与中原看成一个整体的观念 , 比仅图边安的想法又高一筹 。 高拱批评反对派:“你们这些人喋喋不休 , 难道是国家筹划轻重厉害吗?徒念重大 , 恐有不效 , 留为后言耳!”遂无敢复言者 。
同年 , 贵州抚臣告土官安国亨叛 , 请进剿 。 高拱不轻信是言 , 经深入察查 , 知“国亨非叛 , 而巡抚者轻听谗言以幸功也” , 便专派员前去安抚释嫌 , 避免了一场兵戎相加 。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三月 , 明廷封俺答汗为顺义王 , 其他各部首领也分别封为都督指挥、千户、百户等有差 。 八月 , 明廷又准与俺答互市 。 时陕西三边总督以该边不同宣、大 , 不欲通贡互市 。 高拱拟旨切责 。 不久陕西三边也开贡市 。 几个月之间 , 边陲晏然 , 没有一个蒙古人侵扰 , 边境百姓丢掉戈矛而拿起锄头耕作 , 关城熄灭烽火可以安枕 , 从此基本结束了明朝与蒙古鞑靼各部近二百年兵戈相加的局面 。
在满朝争议的情况下 , 穆宗能如此迅速、圆满地解决这一先朝遗患 , 与高拱等的着力赞襄是分不开的 。 在议贡过程中 , 主通贡互市的总督王崇古曾以人言求去 , 高拱知后 , 一面在朝廷力称崇古议 , 一面抱病修书崇古:“惟公安心畅意 , 始终此事 , 不必更怀忧虑” , 使崇古受到极大鼓励和宽慰 。 方逢时因封贡事曾面会俺答下人 , 遭人弹劾 , 说他“辄通寇使 , 屏人语 , 导之东行 , 嫁祸邻镇” 。 高拱力斥其谬 , “抚臣临机设策 , 何可泄也” , 保护了方逢时 , 使他免受贬谪 。 朱载垕以其“殚忠远谋 , 劳绩可嘉” , 进高拱少师兼太子太师、尚书 , 改建极殿大学士 。
俺答封贡事既成 , 高拱犹居安思危 , 担心边方兵将因无事而疏怠偷安 , 再坏边备 。 他一向主张“不恃人之不吾犯 , 恃我不可犯;不恃人之不吾欺 , 恃我不可欺” , 强调自强 。 于是再上疏 , “请每岁特遣才望大臣四出阅视 , 以今视昔 , 钱谷赢几何 , 兵马增几何 , 器械整几何 , 其他屯田盐法以及诸事拓广几何” , 明白开报 , 若比往昔有所增益 , 则与过去战时擒斩同功论赏;如果只保持以往水平 , 则罪如失机论处 。 ”朱载垕赞赏这些意见并采纳 , 兵部遂一一制定具体措施行之 。 以后的几十年中 , 西北边境始终安定 , 无大扰 , 此亦高拱一大政 。
【萧家老大|吓得破胆而亡,欧阳一敬也在归途中郁郁而死,胡应嘉闻高拱复出】(本篇完)
- 萧家老大|同时应谨言慎行,西周奇闻:当权者应言而有信
- 萧家老大|为啥会被弹劾?,明廷攻略:顾命大臣高拱
- 萧家老大|还是关系良好?,纪晓岚和珅:是冤家对头
- 萧家老大|将严嵩党羽一网打尽,大快人心,徐阶当政时期
- 萧家老大|声势达于江南,周公东征:镇压“三监之乱”
- 秦穆公|东北“著名”黑老大,曾霸占24位女明星,狠起来连自己都敢砍!
- 搞笑飞哥采风另一种意境|大家推举这个人当东北老大,但他却坚决不当,张作霖死后
- 萧家老大|暮登天子堂,宋朝文官制度的形成:朝为田舍郎
- 萧家老大|对即将步入仕途的徐阶说些了啥?,徐阶的恩师聂豹
- 萧家老大|成康之治: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