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精选|温州定下了这些目标!,创建全国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

日前 , 我市出台《关于建设全国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 对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
晨报精选|温州定下了这些目标!,创建全国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
文章图片
示范区将按照“补短板、扬优势、做示范”的思路 , 以提升精准监测预报能力为核心 , 积极构建精准监测预报体系、智慧气象服务体系及科学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三大体系” , 2023年前重点打造雷达监测“全覆盖”、灾害风险“五色图”、台风预报“一张网”、预警发布“一键达”、气象安全“预警码”、公众气象“小管家”、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示范市”等七大精品示范项目 , 全面提升温州的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
根据《实施意见》
到2023年 , 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到95%以上 , 突发强对流天气提前预警时效平均达到40分钟以上 , 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面达到96%以上 。
到2025年 , 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全国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基本建成 。
01加快建设精准监测预报体系
细化预报预测颗粒度
加大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在温州的应用 , 建立0-15天气象要素、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产品体系 , 不断提升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的提前量、时空分辨率和准确率 。 提前1-3天发布台风警报 , 提前48小时发布台风风力和面雨量预报 , 提前24小时发布分乡镇的雨量预报 , 提前1-3小时发布短临预报 。 市级预报细化到乡镇(街道) , 县级短临预报细化到村(社区) 。
建立直通式会商机制
充分利用示范区试点优势 , 积极争取中国气象局支持 , 探索建立台风预报“直通温州”远程会商机制 , 实现台汛关键期国省两级台风专家常态化驻点温州 , 为防台决策部署提供支撑 。 发挥上海台风所温州联合实验室、温州气象院士工作站两大科技创新平台作用 , 建立温州、上海、台州、宁德、福州等“泛温州”台风专家联盟 , 建设台风监测预报区域中心 。 打造台风预报预测市级高水平创新团队 , 重点开展温州特殊地形对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研究 , 优化降水极值的预报方法 。
开展人工智能天气预报
融合应用卫星、雷达等大数据 , 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强对流、台风精准预报模型 , 为温州复杂下垫面的精准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 建立相似台风匹配度自动分析和风险研判平台 , 开展以乡镇为单元的风雨影响预报和高风险时段预报 。 建立强天气风险智能识别系统 , 自动根据系统给出的风险指标和定量预报生成精细化预报产品和预警提示 , 提高温州强对流天气的精细化监测预警能力 。 建立气象灾害四维立体可视化模型 , 开展致灾过程情景模拟 。
开展气象致灾风险综合监测和预报预警
实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 建立灾害性天气历史个例库 。 基于温州“智慧应急一张图” , 编制高分辨率的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 建立基层责任人“自动预警”平台 , 实况雨量达到预警红线临界值时自动预警 , 并提供实况和三小时预报分级分类提醒服务 。 加强综合监测 , 开展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城市内涝、森林火灾等气象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 建立联合会商和联合预警机制 , 提升多灾种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 。
建设高密度立体监测网
加强山区和海上监测密度 , 在气象灾害敏感区、灾害高发易发区和监测站点稀疏区加密布设和升级改造气象监测站点 , 建立天气现象智能识别观测网 。 建设永嘉气象监测预警中心以及温州生态园、洞头、平阳气象综合监测基地 。 组建3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若干部小型高密度雷达监测网 , 提升台风和海洋气象灾害、突发强对流天气等综合监测能力 。 地面自动气象站网密度达2.5公里 , 实现灾害高发易发区行政村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