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各个学术流派( 二 )


老子并不隐晦他对“道”之探索也存在遗憾 。 他说:“吾不知其名 , 字之曰道 , 强为之名曰大 。 ”所以 , 《老子》书中 , 还称“道”为“大象”“朴”“无名”“小”“一”等等 。
可见 , 老子感觉到、察觉到宇宙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形而上”的“规律”和“本源”的力量 , 自己也在苦苦探索中 。
《道德经》中的“德” , 是“形而下” 。 他说:“道生之 , 德蓄之 , 物形之 , 器成之 。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 ”
首先 , “德”是从“道”那里来的 , 被万物所畜含 , 作为万物的特性而存在 。 正所谓 , 德者得也 。 其次 , “德”须服从于“道” 。 他说:“孔德之容 , 惟道是从 。 ”万物的特性 , 来自“规律”“本源” , 服从于“规律”“本源” 。
再次 , 反过来说 , “道”也离不开“德” 。 “道”不是虚无缥缈完全虚幻的存在 , 而是与“德”是密不可分 , 相融相和的关系 。 他说:“道之尊 , 德之贵 , 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 道生之蓄之 , 长之育之 , 亭之毒之 , 养之覆之 。 生而不有 , 为而不恃 , 长而不宰 , 是谓玄德 。 ”
【历史故事】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各个学术流派
文章图片
李耳
“道”与“德”这种密不可分 , 相融相和的关系 , 体现在《老子》中的丰富辩证法思想 , 不详赘述 。
《周易·贲·彖》曰:“刚柔交错 , 天文也 。 文明以止 , 人文也 。 观乎天文 , 以察时变 。 观乎人文 , 以化成天下 。 ”
“天文”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就是“天道”;“人文” , 则为世间治理的“人道” 。
老庄道家和孔子儒学 , 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
老子从一开始 , 就更关注“天道” , 希冀从中总结出规律性、本源性的哲学 。 孔子及其儒学 , 更关注“人道” , 所以更偏重人伦道理 。
老子的学说是上古先民对宇宙规律探索的继续;而儒学则是现实社会生活的更直接反映 。
《老子》不是没谈到他的社会观 , 不过 , 书中所体现的 , 只是他对现实世界中诸侯争权夺利的不满而已 。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探索 , 表现出了对诸子百家争宠于权贵更大的不屑 。
老子和庄子 , 都是当时世界上顶尖级的哲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