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我国古代最大的类书,保存了明以前大量的文献资料——永乐大典( 二 )


关于《古今图书集成》与《永乐大典》:前者是清代最大的类书 , 而后者是明代最大的类书 。 其时 , 康氏购得殿本《古今图书集成》不久 , 又获《永乐大典》一册 , 故将两者并举 , 以作为其收书之一大成绩 。
关于康有为购得此书之地点及价钱:康氏于一九一三年回国 , 一九一四年定居上海 。 其时沪上即多有《大典》出售的消息 , 张元济、刘承干均曾从沪上购得多册《大典》 。 傅增湘在一九一三年即亲眼见过该册《大典》(卷九百八十一)(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 , 中华书局二○○九年版 , 第七一一页) , 因此该册《大典》当时肯定仍存国内 。 康氏说其于一九一四年九月购得此册 , 应该就是在上海购得的 。 当时《大典》的价钱还不是很高 , 据叶昌炽《缘督庐日记抄》卷十五载:“(癸丑六月初二日)又以三佰圆从京估得《永乐大典》残本三册 , 不啻千金市骏矣 。 闻鞠生亦得两册 , 流出东瀛者不少矣 。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抄》 , 上海蟫隐庐一九三三年版 , 第七五○页)可见 , 一九一三年(癸丑) , 每册大约是壹佰圆 。 又据张元济、傅增湘《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三年版)所收一九一四年二月二十二日傅增湘信云:“初十入都一行 , 无所得 , 只得《永乐大典》一部 , 尚是原装 , 值伍拾圆 , 不知尊处尚欲留一册否(尚有数册 , 亦类书类) 。 (张元济批答:如是原装 , 值每册伍拾圆 , 愿留四册) 。 ”一九一四年九月二十二日傅信云:“又见《永乐大典》一本 , 忠字号(《忠经》、《忠传》皆全) , 内附图数十叶(工笔划人物) , 真乃罕见之物 。 湘所见数十册矣 , 然有图者绝少 。 ……第此册索价至壹佰圆 , 不知公愿收否?近来此书通行价约伍拾圆 。 若特别者自须稍贵 。 ”一九一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傅信云:“又有《大典》一册 , 乃杭字 , 皆记杭州宋时风俗物产 , 如《武林旧事》、《西湖老人繁胜录》(此书不见著录 , 有十余叶) , 均佳 。 但亦索百圆 。 ”一九一四年十月十三日傅信云:“《永乐大典》(案:即前述忠字号)一册价捌拾陆圆 , 已付之 。 ”一九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傅信云:“杭字《大典》小山前辈以佰圆购去 , 款固未付 , 当时属交尊处 。 ”可见 , 当时《大典》一册的价钱是在伍拾至壹佰圆之间 , 康氏所购得的该册《大典》(卷九百八十一)为捌拾圆 , 在当时来看价格是合理的 。
关于藏印 。 康有为自其先世始 , 家里一直有很多藏书 。 戊戌变法失败后 , 康氏流亡海外 , 其藏书多有流散 。 自海外归国后 , 康氏定居上海 , 优游林下 , 复锐志蓄书 , 广收宋元旧椠、佛典精本 , 殿本《古今图书集成》即于此时收得 。 其收入《大典》也正在这个时候 。 康氏之藏书均盖有其藏书印 , 其中较常用的藏书印即为“康有为”朱文方印、“南海康有为更生珍藏”朱文方印 。
二、该册《大典》的下落
康氏所收的该册《大典》后来去哪里了呢?
此册《大典》大概是在一九一六年归了张元济 。 据柳和城推测说 , 一九一六年张元济将该册与忠字韵等三册《大典》一并购入(柳和城《张元济涉园善本藏书钩沉》 , 天一阁博物馆编《天一阁文丛》第六辑 , 宁波出版社二○○八年版) 。 袁同礼编《近三年发见之〈永乐大典〉》(一九三二年)中该册的“庋藏者”著录为“海盐张氏”(袁同礼《袁同礼文集》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二○一○年版 , 第一三七页) , 也说明其时此册已归张氏 。 可见 , 此册《大典》在康氏之手的时间并不长 。 据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康有为”条说:“壬子 , 归自海外 , 购得南海孔氏残书 , 殿本《图书集成》在焉 。 旋居上海 , 收储益富 。 先生性豪侈 , 用常窘 , 屡以《图书集成》抵债家 , 后竟弃之 。 ”康氏虽然大量购书 , 但因日常开销太大 , 故在购书的同时 , 也大量地散书 , 甚至屡以《古今图书集成》抵债家 。 可见 , 其时出售《大典》也是可以理解的 。
不过 , 此册《大典》在张元济家的时间也不长 。 袁同礼编《〈永乐大典〉现存卷目表》(一九三九年)中该册的“庋藏者”仍著录为“海盐张氏”(前引袁同礼《袁同礼文集》 , 第一七六页) , 但此后则未见有关于该册下落的明确记载 , 直到一九八六年张忱石《永乐大典史话》所附“现存《永乐大典》卷目表”将其收藏地著录为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 。 现在该册《大典》仍藏于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贺腾图书馆 。 本人估计 , 该册可能是在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九年之间从张氏之手流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