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日记|雍正为何将其幽禁至死?他才是真正劲敌,胤祉一直专注修书不争权

康熙时期 , 九宫夺嫡之时 , 九位成年皇子可谓各显神通 , 皇三子胤祉却是其中异类 , 不争皇储之位 , 一直醉心于兴文化、修类书 。
注解:类书 , 是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 。
雍正却并未因此放过皇三子胤祉 , 最终将其夺爵 , 幽禁宗人府 , 直至胤祉于雍正十年(1732年)闰五月 , 逝于禁所 。
雍正登基以后 , 对诸位兄弟纷纷出手 , 目的非常明确 , 除昔日之争 , 绝未来之患 。
雍正此举虽然狠辣 , 却能够得到理解 , 只是其对皇三子胤祉的处置 , 却让一部人觉得过于苛责 , 甚至是残暴 。
野史日记|雍正为何将其幽禁至死?他才是真正劲敌,胤祉一直专注修书不争权
文章图片
其实不然 , 幽禁胤祉至死 , 或许是一种迫害 , 但是胤祉却并不冤屈 , 因其并非真正“与世无争”的世外高人 , 而是雍正在潜邸时争皇位的一位劲敌 。
修类书不是“不争” , 而是“大争”
胤祉专注修类书 , 似乎是与世无争之举 , 其实不然 , 修类书不仅不是“不争” , 反而是“大争” 。
类书编撰 , 并不能单纯的看做是文史工作 , 其本身虽为文人行为 , 其影响却能直达朝堂 。
比如 , 曹丕在打击曹植之后 , 便开始着手编撰类书《皇览》 , “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余篇” , 并且邀请了当时的大儒桓范、王象等人为其锦上添花 , 摇身一变 , 从无情君王成为“兴文”之君了 。
再比如 , 李世民得位不正 , 在逼退李渊 , 顺利登基以后 , 便开始编类书 , 其书目为《群书治要》 , 由自己曾经的政敌魏征主修 。
经此一事 , 李世民“心胸宽广” , “重文修德”的名声便在文人圈里逐渐扩散 。
野史日记|雍正为何将其幽禁至死?他才是真正劲敌,胤祉一直专注修书不争权
文章图片
《群书治要》成书后 , 又继命高士廉领衔主修《文思博要》一书 , 此书一千二百卷,目十二卷 。 编撰目的是“帝听朝之暇,属意斯文” , 参与编撰的人亦不乏大儒、文人领袖 , 同时也包括魏征、房玄龄等人 。
被司马光怒称“推刃同气”、“贻讥千古”的李世民 , 就在编撰类书之后 , 逐渐扭转了名声 , 加之贞观之治的盛世 , 获得不少当时及后世赞誉 。
曹丕、李世民以外 , 还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帝王也曾编修过一部闻名于世的类书 , 它便是《永乐大典》 。
如果说《皇览》是类书之滥觞 , 那么《永乐大典》则可称为类书之巅峰 。
这部类书由姚广孝与解缙同修 , 前后历时五年(包含撰《文献大成》的时间) , 二万二千九百余卷 。
朱棣以“清君侧”之名 , 夺了朱允炆帝位 , 他也没逃脱“得位不正”帝王的“规律” , 采取编撰类书来冲淡血腥之名 , 从而结交文人清流 , 获取“重文”、“兴文”明君的雅号 。
野史日记|雍正为何将其幽禁至死?他才是真正劲敌,胤祉一直专注修书不争权
文章图片
历史中类似的例子远不止于此 , 由此观之 , 类书的编撰并非单纯是文史之举 , 其中更蕴含了一些政治目的 。
康熙并非是篡位之君 , 胤祉修撰类书 , 能否迎合康熙 , 从而提升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呢?
答案是肯定的 , 因为康熙虽然并非篡位之君 , 并不用以此来洗清血腥恶名 , 但是清朝却是来自关外 , 虽然历史多年 , 却仍然要面对满汉融合的尖锐问题 , 而编撰类书 , 正是表明康熙对汉文化认可 , 取得汉人支持的绝佳“桥梁” 。
在三藩之乱以后 , “复明”的思想如同一粒种子在汉人的心中萌发 , 戴名世《南山集》、方孝儒《滇黔纪闻》等案频繁出现 , 康熙采取部分重治 , 大部分赦免的手段 , 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手段减少文人的口诛笔伐 。
为了尽快稳定局面 , 康熙开始采取编纂史书、类书的方式 , 来缓解这样的冲突 。
野史日记|雍正为何将其幽禁至死?他才是真正劲敌,胤祉一直专注修书不争权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