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晓生侃中国史资讯号|养一个八旗子弟要花多少银子?算完账才知道:大清活该灭亡( 二 )
文章图片
一些身份比较高贵的八旗子弟 , 比如跟皇室沾边的 , 福利就更加好了 。 如果家中添丁 , 朝廷会一次性奖励24两、娶媳妇奖励20两、去世后慰问30两 。 这样身份的八旗子弟 , 每人每月至少能拿5两银子 。 如果以60岁计算寿命 , 那么他一辈子即便是什么都不干 , 也可以从朝廷白拿大约3700两 , 而这还没有考虑他名下的土地租金等收入 。 从入关到清朝灭亡 , 清朝存续的两百多年里 , 总体上处于一个较为和平的大环境 。 八旗子弟的人数 , 也从入关之初的十多万人 , 扩充到了清末的惊人规模 。
文章图片
晚清在动辄支付几千万、上亿两赔款的同时 , 还不得不每年拨款给这些八旗子弟发福利 。 许多八旗子弟虽然没有爵位 , 但是对清末财政的影响 , 丝毫不亚于明末的藩王们 。 但对比之下 , 硬气的明朝不对外赔款 , 财政除了养藩王大头都充作军费了 。 而清朝不仅要赔款、花钱搞洋务运动来进行自救 , 还要养着这么多只会抽大烟、斗蛐蛐的八旗子弟 , 真是活该灭亡!#八旗子弟#清朝#明太祖收藏
有清一代二百多年 , 能够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也不过区区12个 , 这足以看出清朝统治者对前明积弊正确的认知 。 但“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 , 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 清朝统治者虽非上帝 , 却也在关上大肆分封这扇门的同时 , 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养八旗子弟 。 八旗制度始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 , 努尔哈赤设黄、白、红、蓝四旗 , 后来随着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 , 才扩编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 , 至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时 , 满洲八旗制度才正式确立 。
凭借着这支八旗军 , 割据东北的后金政权才能蜕变为清朝 , 并且再度依靠八旗铁骑入主中原 , 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 。 毫无疑问 , 努尔哈赤能够从只有13副盔甲的可怜家底 , 发展到后来的气吞万里如虎乃至子孙一统天下 , 八旗铁骑是头号功臣 。 再者 , 满人要统治数量占多数的汉人 , 必须重用八旗子弟 , 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 。 朝廷赏赐给八旗子弟的除了真金白银 , 还有土地房产 。 但用于耕种的土地对八旗子弟而言 , 就是一块鸡肋 。
八旗子弟认为和汉人一样耕种会辱没祖宗 , 但土地也是实打实的财富 , 所以他们一般会选择将自己的田产出租给汉人耕种 。 这样一来 , 他们不用亲自参加劳动 , 也能够获得经济收入 。 清朝初期奖励给八旗子弟的土地房产是一次性结清的奖励 , 从长远来看对帝国全局的影响并不算特别大 , 真正影响到国家机器的 , 是每年都要给他们的津贴 。 清廷给八旗子弟的津贴包括白银和粮食 , 清初的标准为每丁每月2两 , 在京的甚至可以拿到4两 。 按照清初的购买力来折算 , 2两白银大概相当于今天的1500元左右 。
人均月薪1500元 , 现在看来的确不怎么高 , 但必须注意的是 , 现代的上班族无论工资多少 , 都是要参加工作活动的 , 而清廷给八旗子弟的这些津贴 , 并不以要求他们每天创造价值为前提 。 换言之 , 就是白送 。 除了这2两银子 , 八旗子弟每月还能领取半石粮食 , 京城的一石 , 也就是60公斤 。 只要不随便糟蹋粮食 , 这些粮食一个人吃一个月绰绰有余 。 从基本的生活保障来看 , 八旗子弟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 被清廷一手包办了 。 这么好的福利待遇的确令人羡慕 , 而这还仅仅只是一部分 。
一些身份比较高贵的八旗子弟 , 比如跟皇室沾边的 , 福利就更加好了 。 如果家中添丁 , 朝廷会一次性奖励24两、娶媳妇奖励20两、去世后慰问30两 。 这样身份的八旗子弟 , 每人每月至少能拿5两银子 。 如果以60岁计算寿命 , 那么他一辈子即便是什么都不干 , 也可以从朝廷白拿大约3700两 , 而这还没有考虑他名下的土地租金等收入 。 从入关到清朝灭亡 , 清朝存续的两百多年里 , 总体上处于一个较为和平的大环境 。 八旗子弟的人数 , 也从入关之初的十多万人 , 扩充到了清末的惊人规模 。
- 科技快报网|谈古论今趣说中国史,华为阅读·DIGIX读书会对话张宏杰
- 于谦|中国史上最著名的六大女将,其中一人号称战神,征战多年从无败绩
- 信爷谈历史|除武则天外,其他3位却少有人知,中国史上其实有4位女皇帝
- 那样的历史挺有趣资讯号|答案不是你想的那样,武大郎西门庆林冲宋江谁更有钱?你比较一下
- 百晓生侃中国史|定会出一奇才!句句应验,刘伯温临死前留下遗言:刘家五代之后
- 赵云|中国史上五大名枪:赵云屈居第二,榜首毫无争议!
- 以史鉴今123资讯号|两人失踪,三人壮烈牺牲,秋收起义十位主要指挥官五人叛变
- 嗨君说史资讯号|士兵也会听其指挥,这是为什么呢?,古代将军造反叛乱
- 飞鱼说史资讯号|刘姓和张姓文人听后表示不服,对出经典下联,纵横天下老子本姓李
- 阿巡谈历史|2000年来仅3人用过,普通人从不敢尝试,中国史上最尊贵的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