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7位老人在宾馆地毯上睡了一夜,他们是谁?( 四 )


1950年2月21日这一天 , 迪化的河滩工地上 , 驻迪化部队上至司令员王震 , 下至5800多名干部战士 , 拉起几千具满载片石的爬犁 , 顶着刺骨的北风开干起来 。
当时的场面极其壮观 , 引得城里的各族群众都来围观 , 其中议论最多的是:这个军队跟以前的不一样 , 司令这么大的官也和小兵一起拉爬犁!
再往后 , 各族男女老少都加入了进来 , 和平渠的建成 , 让一号冰川清冽的雪水沿渠奔流而下 , 灌溉了迪化以北的大片新垦区 , 造福了当地的百姓 。
当时迪化的维吾尔族大爷卖馕都是两个价 , 拉石头的只收三分之二的钱 。
留一双能走夜路的眼睛“十八团大渠”“胜利渠”“和平渠”“哈密红星一渠”……开国将士们修建的第一批水利工程为屯垦戍边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那时 , 砌渠需要的水泥和石头 , 是战士们爬到山上 , 把石头一锤一锤敲出来 , 再一块一块背下来 。 舍不得弄破衣服 , 就垫一块羊皮 , 来来回回奔走 。
没有水泥 , 就用烧热的石灰和红砖碾成粉搅拌起来做水泥 , 到处粉尘飞扬 , 即使戴着三层口罩 , 咳出来的痰都是红色的 。
因为长期营养缺乏 , 部队的人大部分患有夜盲症 , 一到晚上 , 就无法行动 。 大家就把所有的蔬菜都留给队里最年轻的那个人 , 只为留一双能走夜路的眼睛 。
进疆部队投入农业生产后 , 当年实际开荒80万亩 , 实现了粮食大半年自给 , 蔬菜副食品全部自给 。
棉花不长个子可当兵团修建的第一批引水通了渠后 , 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种植的棉花出苗很好 , 可是不长个子 。
经过研究后才得知 , 这些看着黑黑的土 , 好像黑土地一样 , 实际上是碱地 。
为了不与民争利 , 战士们把沃野土地让给各族民众 , 兵团大多数土地在风头水尾的戈壁荒滩 , 土地盐碱化十分严重 。
一亩地下了三十七斤种子 , 才收了九斤麦子 。
令人绝望的自然环境反而激发了驻疆战士背水一战的斗志 。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 , 为了让这绝望的土壤中生长出新的希望 , 他们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摸索 。
当年 , 军垦战士挖了数不清的排碱渠 , 挖走的土方足以筑成一条从帕米尔高原延伸到东海岸的万里长城 , 繁重的劳动耗尽了每个兵团职工的体力 。 与现在用挖掘机不同 , 如此浩大的工程 , 竟然是靠铁锹和扁担完成的!
老战士胡友才说起那时的情形:“早晨站在水里 , 刺骨地疼 , 特别是碱水腐蚀 , 可厉害了 。 一周以后 , 每个人从大腿以下 , 被碱水腐蚀得红肿 , 肿得发光发明 , 腿上裂得一道道血口子……”
打破不种棉传统研制的新疆棉战士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
还是在1950年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进入准噶尔盆地玛纳斯垦区 。 在玛纳斯河流域 , 战士们在一个名叫小拐的地方进行播种 。
年轻的战士们播种第一季小麦的时候 , 就在一块三亩大小的生荒地播种了棉花 。 当年秋天 , 部队实现了粮食自给 , 三亩棉花地收获了100多公斤棉花 。
小拐的第一块棉花地 , 给了驻疆战士无限希望 。
小拐的这三亩棉花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尽管收成不多 , 兵团人却通过这三亩棉花的试种 , 发现了改变中国棉花种植史的可能 。
棉花原产地是亚热带地区的埃及、印度 , 但玛纳斯河流域处于北纬42度到44度之间 , 这里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 , 有利于棉花积聚养分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7位老人在宾馆地毯上睡了一夜,他们是谁?】1950年年底 , 出于新中国发展战略的需要 , 王震亲自主持制订生产建设计划 , 要求推广小拐地区的植棉经验 , 扩大北疆的棉花试种面积 。 棉花的生产被放在仅次于粮食生产的重要位置 。
纺织工业素有“母亲工业”之称 。
新中国成立之初 , 棉花自给率还不到40% 。 西方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及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 , 使中国人对于棉花的需求增加 。
而在当时 , 全国五亿人口平均每人每年的棉布消费量仅有两米左右 。
1953年春节刚过 , 新疆军区请来了苏联植棉专家迪托夫教授 ,他们与教授签订了在玛纳斯河流域种植两万亩棉花并保证亩产籽棉200斤的合同 。
王震负责组织领导 , 迪托夫教授负责技术指导 。 这标志着一场旨在扩大新疆全军区棉花种植规模的战役正式打响 。
1953年 , 兵团的屯垦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 , 玛纳斯河流域团场的棉花也获得了大丰收 , 20000多亩的棉花地 , 平均亩产达到206斤 , 超过原定生产目标六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