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张译压吴京成男一号,《金刚川》78秒预告,曝出三个关键词,令人心情复杂( 二 )


这座桥是有真实历史原型的 , 它是金刚川的岩里桥 , 被志愿军称为“生命之桥” 。
《金刚川》的背景是1953年的金城战役 , 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后一战 。
这场战役前 , 朝鲜停战双方基本已经达成共识 , 就在签字前 , 南朝鲜的李承晚集团违反停战协议 , 扣留战俘2.7万人 , 强行编入军队 , 准备继续打下去 。
彭德怀按照指示发动了金城战役 , 目标是消灭南朝鲜军队1.5万人 , 为停战谈判赢得主动权 。
金刚川是金城前线的一条大河 , 最宽可达60米 , 在此之前志愿军在战役准备阶段架桥72座 , 并且配备了各式门桥、苏式浮桥、橡皮舟等渡河工具 , 资源的补给全部需要通过这些桥运送过去 。
美军得知这一情况后 , 昼夜不停地派飞机轰炸桥梁 , 72座桥几乎全部被毁 , 为了阻止志愿军抢修桥梁 , 美军连周边的树林都毁了 。
在这种情况下 , 志愿军连长张振智带领全连花了7天7夜架起了一座载重桥 。
桥梁修好后很快被敌军侦察机发现 , 美军派出24架“黑寡妇”轰炸机前来 , 2个小时投放了700多枚炸弹 , 70%的桥梁被毁 。
张振智带着兄弟们连续7次成功抢修这座桥 , 美军前后投下了炸弹1000余枚 , 炮弹2500余枚 , 依旧没有摧毁这座生命之桥 , 这座桥的存在是金城战役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点 。
所以 , 这座生命之桥在《金刚川》里一定是个重要的存在 。
关键词3:焦糊味
预告片里 , 旁白接着说:“俺能闻到那股焦糊味 , 俺们这些人 , 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的 。 ”
这些焦糊味 , 是美军轰炸后弥漫在空气中的味道 , 充满着死亡的气息 , 也是萦绕在志愿军心中久久不散的梦魇 。
当时中美装备的差距之大 , 让志愿军连在呼吸的空气里都能闻到焦糊味的压迫感 。
美军泰勒军长曾经如此评价中美装备差距:“(中国志愿军)长于数量和勇气 , 在战术方面受过配合地形的良好训练 , 但他们的装备极其原始化 , 大部分是我们早已送进军事博物馆的古董 。 ”
这句话毫不夸张 , 志愿军当时一个军的火力比不上美军一个师 。
美军当时在各个方面碾压我军 , 他们每个步兵都配有前线航空控制员 , 随时可以用无线电呼叫航空火力救援 , 他们每个团都有一个坦克营 , 下辖4个坦克连 , 有近70辆坦克 。 而志愿军在这方面的配备几乎为零 。
美军手里拿着的是二战时轻武器的杰作 , 穿着兜式防寒帽、羊毛内衣、毛衣裤 , 外面还有防风雨登山服 , 侦察连甚至用上了刚刚研制成功的防弹背心 。
而志愿军手里拿的都是二战时缴获敌人的武器 , 他们其中许多人是南方人 , 被紧急派往朝鲜 , 甚至都没入冬的棉衣 , 被活活冻死的人就有不少 , 剩下的志愿军虽然穿着棉衣棉裤 , 但衣服一遇水就会冻结 , 失去保温效果 。
在如此大的装备差距下 , 志愿军白天只能隐蔽在防空洞里 , 忍受美军狂轰乱炸 , 夜里才能出来发动进攻 , 所以他们大多数人的记忆中 , 不是攻城掠地的畅快 , 而是躲起来时空气里那弥漫着的焦糊味 。
对皮哥而言 , 看到预告片还关心一件事:究竟谁是男一号?
吴京和张译相比无疑咖位更高 , 票房号召力更强 , 之前片方进行宣传几乎都拿吴京个人海报作为第一看点 , 路透也多是吴京的消息 。
但在这则预告片里 , 张译的名字出现在吴京前面 , 毫无疑问他就是本片中的男一号 。
在预告片里 , 张译的戏份也更多 , 在《八佰》里他还说着一口浙江话 , 在《金刚川》里他已经操起了一口浓重的河南方言 , 说了一句“把火点起” , 然后拼命转动机枪 , 随后大喊一声:“点火” , 一个银幕硬汉的形象瞬间出来了 。
皮哥一方面感叹吴京的“高风亮节” , 毕竟在电影圈 , 番位对一个演员非常重要的 , 吴京的这种谦让值得点赞 。 可另一方面我也替张译捏一把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