蘸心波|“立”不起来更可悲,35岁思想者说( 二 )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 ,
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
假如一个人的寿命是70岁 , 那么35岁也算是半生了 。 走在人生的“瓶颈”上 , 进无可进 , 不进则退 , 真真是进退两难 , 矛盾无休止循环 , 焦躁不安到几近崩溃 。 然而 , 青春活泼的心 , 决不作悲哀的留滞 。 你 , 我 , 他 , 不妨都安静下来吧 , 一起听听 , 内心的声音:
看成败 , 人生豪迈 ,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蘸心波|“立”不起来更可悲,35岁思想者说
文章图片
想想某些人35岁时的抉择 , 他们——是重新就业?还是创业?抑或是随波逐流?
曾经“做这个不灵 , 做那个不灵”的马云 , 35岁之前也没有体会过成功的滋味 , 但他却说 , 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 就是盲目自信 , 并没有灰心丧气 , 永远相信下一个会成功 。
马云经历了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学 , 在快要毕业的时候 , 他到处求职 , 求职三十次 , 全遭拒绝 。
杭州第一家五星级宾馆开业 , 他想应聘服务员 , 排队2个多小时 , 没有被录取;他又去应聘警察 , 人家说“啊 , 你不行” , 估计是太瘦小了 , 一起去应聘警察的5个人里 , 4个人都被录取 , 只有马云没有被录取;他和24个人一块应聘杭州肯德基 , 23个人被录取 , 而马云还是没有被录取 。
蘸心波|“立”不起来更可悲,35岁思想者说
文章图片
后来 , 他辞去教师工作去创业 , 也不顺遂 。 不管是在做中国黄页时 , 还是北上到外经贸部帮忙建设网站 , 没有一件事情能让他有足够的施展空间 , 他的互联网信念以及他认为电商有着强大能量的观点 , 无一不被人调侃成“骗术” 。
他也迷茫过 , 似乎做什么事都不成功 , 别人行 , 就他不行 。 近似古希腊神话里西西弗斯一遍遍推动滚落的巨石上山那样无望无奈 , 看不到出路在哪 。
扛过种种打击的人 , 更可能见到曙光 。 乐观执着的马云终于在35岁之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阿里帝国 。 回头再看 , 如果没有那35年的彷徨 , 哪会有今天的马云?
蘸心波|“立”不起来更可悲,35岁思想者说
文章图片
我们的钟南山院士也曾失落于35岁这道坎 , 那一年 , 他一事无成 , 被他优秀的老爸嫌弃 , 他老爸那一句“35岁了 , 真可怕”激活了他麻木的斗志 。
钟院士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 , 从事的工作和医疗没半点联系 。 由于文革影响 , 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后代” 。 差不多十一年的光景中 , 他都荒废在了教研员、工人、校报编辑等职业里 。
直到35岁 , 他才从北京回到广州 , 进了广州当时的第四人民医院 , 真正接触到医学行业 , 然而 , 他大学时的专业已荒废多年 , 更跟不上飞速发展的医学界最新科研技术 , 那时的他成了半个门外汉 , 在临床工作之初频频出错 。
蘸心波|“立”不起来更可悲,35岁思想者说
文章图片
一天 , 他和老爸闲聊 , 他老爸突然问道:“南山 , 今年你多大了?”他回答:“35了 。 ”他老爸叹了口气 , 思索一会儿哀叹一句:“35岁了 , 真可怕 。 ”
钟院士回忆说:“我父亲是1932年从协和毕业的 , 他毕业的时候 , 已经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年轻大夫了 。 他应该是认为和一个好的医生来比的话 , 我差得太远了 。 这对我当然是一种刺激 , 这个刺激 , 整个地重新唤起了我对工作更强烈的追求 , 我要把失去的时间赶回来 。 ”
细想来 , 若没有当年那一句话的警示 , 怎会有今天的钟南山?
蘸心波|“立”不起来更可悲,35岁思想者说
文章图片
三、“立”的过程少不了自信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