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易谈历史|宋军十万军民为什么不拼命,反而集体跳海自杀呢?,崖山海战后


博易谈历史|宋军十万军民为什么不拼命,反而集体跳海自杀呢?,崖山海战后
文章图片
崖山海战
在被蒙军偷袭两面夹击之下 , 张世杰感觉大势已去 , 率领部分精锐奋力杀出重围 , 而陆秀夫和小皇帝的战船因被保护在船队中部 , 突围无望又怕被俘受辱 , 只好投海自尽 。
之后 , 所剩十万军民大多数是没有武器的随军官宦和士兵的家属 , 眼见皇帝已经投海而亡 , 赵宋等于是亡国了 , 因此做出了跟小皇帝一样的选择 。 要知道情绪是可以渲染的 , 随着不断放弃抵抗投海自尽的人越来越多 , 剩下坚持拼命反抗的人就越少 , 最后就演变成一场十万军民集体投海自尽的悲剧 。
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因民族气节;二是因无还手之力 , 怕被俘 , 遭到更可怕的羞辱和报复 。
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正式爆发 , 小皇帝是年仅8岁的赵昺 , 左丞相陆秀夫管理朝政和太傅张世杰统领军务 。
开战前 , 张世杰把一千多条战船组成战阵 , 并用绳索连接起来 , 船的四周还筑起水寨 , 决心跟元军决一死战 。
博易谈历史|宋军十万军民为什么不拼命,反而集体跳海自杀呢?,崖山海战后
文章图片
开战初期 , 元军用小船满装了茅草 , 浇足了火油 , 乘着风势向宋军发起火攻 。 张世杰早有防备 , 在船上涂上厚厚的一层湿泥 , 还缚了一根根长木头能顶住火船 , 元军的火攻遭到失败 , 双方陷入相持阶段 。
在这期间 , 元军副统帅李恒也从广州赶到崖山跟主帅张弘范会师 。 元军实力大增 , 随即兵分四路 , 围攻宋军 。
宋军失去了陆上的支援 , 物资匮乏 , 尤其是粮食、饮用水以及用来防御的弓箭基本上消耗殆尽 , 士气低落 , 兵士的战斗力下降很多 。
开战不久 , 很多外围的船只就被击毁和攻占 , 张世杰眼见大势已去 , 随即想到突围 。 于是派亲兵去接皇帝和陆秀夫 。 但是 , 大战一起 , 混乱一片 , 陆秀夫不知来人是真是假 , 是否已经投降于蒙军的奸细 , 怕小皇帝落在元军手中 , 就拒绝了跟随其突围的要求 。
公元1279年3月19日 , 随着越来越多的宋军船只被蒙军俘获 , 陆秀夫考虑到难以逃脱 , 于是先逼自己的妻子儿女跳海自尽 。 然后从容换上丞相朝服 , 将小皇帝赵昺抱到船头 , 叩首拜道:“国事至此 , 陛下当为国死 。 德祐皇帝(宋恭帝)辱已甚 , 陛下不可再辱!”言罢 , 背起小皇帝 , 跳海自尽 。
被层层包围的10万宋朝军民眼见皇帝已死 , 相继投海而亡 , 战后的海域浮尸茫茫 , 惨烈无比 。
集体投海的原因
既然怀有死志 , 那为何剩余十万军民不是选择战死沙场 , 而是选择投海自尽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博易谈历史|宋军十万军民为什么不拼命,反而集体跳海自杀呢?,崖山海战后
文章图片
1、民族气节 。 能跟随南宋小皇帝坚持到最后一战 , 还未投降之人 , 都是坚定的拥宋派 , 都有誓死不降的民族气节 , 最后的选择也证明了这一点——生死是小 , 失节事大 。
2、海战临近尾声 , 大宋精锐士卒不是战死 , 就是选择随张世杰突围了 , 剩下十万之人 , 多是随军家属和手无缚鸡的书生文官 , 想打也没能力 , 与其被俘被杀 , 还不如选择投海而死 。
3、蒙古大军对待抵抗顽强的敌手 , 战后的处置是十分残暴的 , 烧杀抢掠、凌辱女子的现象非常普遍 , 甚至屠城的事迹也发生多次 , 面对南宋最后顽固的支持者们 , 被俘后的结果估计比死都可怕 。
4、悲观绝望的情绪渲染 , 也是造成十万军民集体投海的重要原因 。 宋朝军民一路南逃 , 失去了陆地的根基 , 最后海上船队的生存希望马上就要破灭 , 已经身心疲惫 , 选择跳海也算是一种解脱 。
崖山之战从军事指挥来看 , 有部署失当之处 。 但十余万军民在绝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不能不让人叹服 。
南宋虽然还是亡国了 , 但输的悲壮 , 汉民族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 , 拼死抵抗 , 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而英勇献身 , 义无反顾的“崖山精神”一直鼓舞着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