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小学堂|阻止不了调皮娃玩游戏?就让他顺便学点商业知识吧


_本文原题:阻止不了调皮娃玩游戏?就让他顺便学点商业知识吧
博雅小学堂|阻止不了调皮娃玩游戏?就让他顺便学点商业知识吧
本文插图
博雅·灰鸽叔叔财商周
文 | 灰鸽叔叔
中国新闻奖获得者
复旦大学新闻学硕士
博雅小学堂新闻导师
孩子喜欢玩游戏?不怕 , 换个视角 , 我们可以让孩子懂得背后的商业设计原理 , 说不定 , 未来多了一位专业的游戏设计者!换在别的行业 , 也可以举一反三!
这次 , 灰鸽叔叔准备给孩子用趣味的语言讲讲游戏背后的财经知识 , 点击视频 , 看我会怎么讲↓
这个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时间了 。 它是一个很短的付费内容 , 每集20分钟左右 , 哪怕每天看一集 , 一个星期也能看完 。 它的名字叫《游戏里的财商周》 。
我很想像其他人那样 , 说“这些内容将能如何如何改变人的一生” , 或者《孩子突然超越同龄人 , 居然是因为了解了这事!》 , 然后罗列一二三四 , 做一张很长的图 , 但想来想去 , 觉得这种表述肯定会夸大—— 所有的宣传都应该符合人们的期待 , 而不是迎合人们的幻想 。
01
之所以让它出现 , 是因为这么三件事 。
第一 , 我想给那些“拒绝”一个理由 。 我给许多做课程的朋友做过推广 , 手机里也有不少付费内容 。 一直到今天 , 后台依然会有许多“课程推广”“入群学习”的合作请求 。
每当这时候 , 我就会和团队一起试听、试看、试入群 。 然后 ,回绝掉绝大多数的请求 。 我的理由是“水平不行” , 而对方的反驳常常是“你行你来啊” 。
我觉得我得“来一次” 。 不然以后没办法DISS甲方 。 这是动机 。
第二 , 我大概“还行” 。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确认这一点 。 它可能在对许多付费课程的协作里 , 可能在我所读的专业里 , 可能在《给孩子的商业周刊》里 , 可能在《五分钟读懂朋友圈》里 , 可能在一场场在学校的线下活动里 , 可能在公众号日常的创作里……
当我推广别的课程时 , 总会有少数“不怀好意”的读者一直说 , “灰鸽 , 换你说我就听听看” 。
那我就说说看 。
第三 , 我还算“有意思” 。 在过去半年 , 所有面对孩子的场景里 , 我都会感慨“游戏”的渗透力 。 你跟他们谈知识 , 他们报以困倦;你跟他们谈“首充6元送赵云” , 他们两眼放光 。
我一直想 , 与其像杨永信那样威胁他们 , 不如想办法把“游戏”与“知识”粘合在一起 。 可惜的是 ,讲知识的人不太玩游戏 , 玩游戏的人也不太谈知识 。
我觉得我可以试试 。 这是优势 。
所以 , 你会看到这样的“罕见”主题:
02
在打下课纲的第一个字之前 , 我一直自问这样一个问题:
我是不是在鼓励孩子玩电子游戏?电子游戏在许多人眼里是电子鸦片啊!
但游戏真的是鸦片吗?我们真的可以让他们不接触、不认识电子游戏吗?在魂斗罗、超级玛丽时代长大的我们 , 能给他们一个电子游戏的“真空时代”吗?
不可能 。 也没必要 。 我们需要防止的是游戏上瘾 , 是不知节制 , 是不良游戏 , 而不是游戏本身 。 它不仅仅是同龄人的娱乐需求 , 也是社交需求——三十年前 , 我们聊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BA的时候 , 父母觉得我们不知所云中了邪;如今 , 当他们聊“天命圈”和“天谴圈”的时候 , 我们也不应该大惊失色 , 觉得孩子得了失心疯 。
如果有可能 , 我们应该听懂它 , 并且趁机讲点儿“道理”:
弥合代沟的事情非常难 。 所以 , 我想花时间试试 。 既然孩子们听到游戏两眼放光 , 那我就在“光”里夹一点“私货”——那些平时他们需要知道但又会感到倦怠的东西 。
碎片化知识永远不能取代系统学习 , 但它有一个价值 , 就是“提升系统学习的意愿”:什么三分钟学会经济学 , 十堂课成为文案专家 , 不可能的 , 但好的内容 , 可以在一无所知到融会贯通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 让常识揭开面纱 , 让获得远离困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