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磅!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修订,这些问题明确了!

:原题为_新华社|重磅!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修订,这些问题明确了!。
新华社|重磅!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修订,这些问题明确了!
文章图片

为“少年的你”撑好法律“保护伞”——聚焦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17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 , 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


给孩子们一个更安全、更温馨的成长环境 , 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 。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哪些亮点?将如何进一步织密法治之网、筑牢法律基石 , 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化水平?采访人员进行了梳理 。


亮点一:关爱呵护“留守儿童” 细化监护人监护职责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监护人的监护职责作出全面规定 ,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 , 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 , 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等 。


随着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 , “留守儿童”群体规模也在不断加大 。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的 , 要求其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无正当理由的 , 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照护 。


监护人将未成年人“一托了之”怎么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 , 确定被委托人时要“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 , 并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与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 , 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 , 并给予未成年人亲情关爱 。


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教授宋英辉说 , 此规定将避免实践中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导致监护实际缺位的问题 , 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健康、教育等 。


亮点二: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加强监管防止沉迷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 孩子们在尽情遨游互联网海洋的同时 , 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风险 。 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网络色情等问题频发 , 如何保障和引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增设“网络保护”一章 。 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 ,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作出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 。 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


在应对网络欺凌方面 ,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作出规定 , 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 。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 , 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网络欺凌行为 , 防止信息扩散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表示 ,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政府、学校、家庭、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同主体出发 , 对网络素养教育、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预防和网络欺凌防治等内容作了规定 , 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


【新华社|重磅!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修订,这些问题明确了!】亮点三:不做“沉默的羔羊” 强化各方报告义务


现实生活中 , 一些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 但出于恐惧等原因不敢报告 。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相关组织和个人的报告义务 , 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 , 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