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八卦女|超500亿灰飞烟灭,“芯骗”猖狂?发改委、工信部回应了,两年( 三 )


而莫森则未查到任何与半导体有关的从业背景 。
两个从未接触过半导体的人 , 竟然做了一千多亿的半导体项目 , 令人匪夷所思 。
剥开迷雾 , 结合前文层层梳理 , 也即李雪艳等人成立了空壳公司光量蓝图 , 再通过空壳公司拿到成都政府重点项目武汉弘芯 , 弘芯又通过总包商"武汉火炬建设"将债务和风险转移给了待贷款银行、分包商和供应商 。
如此一来 , 他们不投资便获得一大笔收益 。
去年7月和11月 , 光量蓝图因未及时公布年报和登记经营场所无法联系 , 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 。
再看武汉弘芯 , 即便该公司股权结构清晰 , 细究之后也是疑窦重重 。 两位离开的关键人物中 , 曹山从业背景已介绍过 , 而龙伟实则是庆安贸易总经理、法人 。
庆安贸易曾投资过成都海威华芯科技有限公司 , 早就开始布局芯片产业 , 武汉弘芯是其第二次投资人芯片项目 。
公司在龙伟之前的投资人为刘亚苏 , 关于此人的相关新闻中常见军方背景 , 再加上庆安贸易名字与军工企业庆安集团高度关联 , 可见庆安贸易并不简单 。
有媒体在文章中也用了"传闻称弘芯背后大股东资金来源或具有军方背景"的话加以描述 , 武汉弘芯并未给予过回应 , 更显其神秘性 。
"烂尾"消息曝出 , 被寄予厚望的民族企业瞬间成了骗局 , 政府、承包商、供应商、工程师、员工惨遭重击 。 让人唏嘘不已 。
3.
/国内半导体"大跃进"/
中国的芯片设计企业数量世界第一 , 实际设计水平也达到世界第二名 。 但制造是短板 , 很多材料全部依赖进口 。
2019年 , 中国芯片进口额高达3040亿美元 , 远超排名第二的原油进口额 。
经历过华为、中兴事件后 , 中国未来加大芯片领域投入 , 除了相关免税政策外 , 还牵头创办实验室 , 很多大基金趋之若鹜 。
中科院表示 , 美国"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 , 将进行全面布局 。 在此背景下 , 若中国芯片能崛起 , 可谓是"涅槃重生" 。
但资本家们纷至沓来 , 引起的却是大量企业在全国各地画大饼、投资圈钱圈地 , 地方政府忽视项目真实情况 , 虚假项目大行其道 , 爆雷事件接踵而至 。
采访人员采访了行业观察者张昊(匿名) , 其表示"一个未来存在很大机会的行业 , 肯定会引来很多人投资发展" 。
近两年 , 类似武汉弘芯爆雷事件的还有:
成都格芯 , 三年烧光百亿 , 停摆两年半或被韩企接盘;
南京德科码官宣总投资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亿) , 终被晶圆代工巨头TowerJazz抛弃;
德淮半导项目获政府46亿元投资后 , 被踢出江苏省2020年重大项目名单 。
贵州华芯通烧完贵州省和高通的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亿)投资后 , 死于2019年1月;
河北昂扬微电子投资10亿生产芯片 , 总经理被指涉嫌骗取政府补助资金 , 树倒猢狲散;
山西坤同半导体价值400亿项目 , 最终烧钱数未知……
2年时间 , 加上武汉弘芯的153亿 , 披着芯片高科技外衣的项目 , 烧了至少550亿 , 这还只是不完全统计 。
另据《瞭望》报道 , 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 , 分布于我国江苏、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等5省的6个百亿级半导体大项目先后停摆 。 “芯骗”坑国的武汉弘芯们还在继续……
国内造"芯"事业屡屡遇阻 , 行业观察者张昊(匿名)表示 , "其实多年前也有过很多类似的失败案例 , 只是近期发生的事件频频被爆出 , 才感觉很多 。 "
针对这些被看做"骗局"的半导体项目 , "一些项目一开始想得过于远大 , 中途发现做芯片难度太大 , 自身研发能力不足 , 最后做不下去了 。 "从而演变成骗局 。
半导体及其耗资且回报周期长 , 需要一代人二三十年沉下心做研究 , 国内第一芯片代工厂中芯国际 , 苦熬20年才实现14nm工艺产量 , 新生代企业挑战7nm工艺 , 谈何容易;中科院换道探索20年研发出碳基芯片也绝非一蹴而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