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段祺瑞的两副面孔:枪杀刘和珍毁了他一世清明?


段祺瑞|段祺瑞的两副面孔:枪杀刘和珍毁了他一世清明?

在历史教科书中 , 段琪瑞这位北洋军阀代表人物是镇压学生运动的刽子手 , 是孙中山“护法运动”的讨伐对象 。 几十年来 , 这个性格鲜明、三造共和的北洋要人 , 只余下一副千夫所指“残民媚敌”的脸谱 。
1936年11月2日晚间 , 民国耆旧、北洋要人段祺瑞在上海宏恩医院辞世 。 在他的亲笔遗嘱中 , 这位72岁的老政治家“为将死之鸣” , 为民国开出了“八勿”药方:勿因我见而轻启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固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
“八勿”药方可谓这位北洋大佬十数年参与民国政治的肺腑之言 。 在袁世凯之后的军阀时代 , 当政者“城头变幻大王旗” , 政客和军人们暮四朝三 。 社会上流行种种主义思潮 , 传统道德沦落不堪 。 段祺瑞主政十几年 , 波折不断 。 他身为“北洋三杰”之一的背景使他几度大权在握 , 也使他既被尊重也被利用 。 而发生在1926年3月18日的一起屠杀惨案 , 则使他在卖国的罪名之外又添了残暴之实 , 不但践踏现代政治文明请愿集会等自由权力 , 也为传统政治道德里所不齿 。 因为鲁迅的一篇雄文《记念刘和珍君》 , “三·一八”这“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 永远把段祺瑞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
但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国葬令里 , 这位前临时执政段祺瑞则是另外一种公众形象:“持躬廉介 , 谋国公忠 。 辛亥倡率各军 , 赞助共和 , 功在民国 。 及袁氏僭号 , 洁身引退 , 力维正义 , 节慨凛然 。 嗣值复辟变作 , 誓师马场 , 迅遏逆氛 , 率能重奠邦基 , 巩固政体 , 殊勋硕望 , 薄海同钦……”
事实上 , 段祺瑞的一生经历 , 对他截然不同的历史评价 , 大概正是纷繁多变有民国特色的一段难以言说的往事 。■开枪
如果不是在1924年无法拒绝权势的诱惑 , 段祺瑞原本可以保全他的晚年“名节” 。 但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 , 反水的冯玉祥拉段祺瑞出山 , 入京维持大局 。 这是段祺瑞一生最为显赫的职位 。 他曾力图有所作为 , 计划首先召开代表主要军事和政治势力的善后会议 , 实现国内和平;然后召集国宪起草委员会;最后 , 国民代表会议召开 , 通过宪法 。 但他手无兵权 , 所凭藉的无非是北洋前辈身份 , 与各地军阀皆有一定的因缘关系 。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安德鲁·J·内森认为:“尽管段祺瑞在更大程度上是个政治实干家而不是理论家 , 他仍怀着国家团结和重订宪法的空想 , 对时代的需要做出反应 。 ”
段祺瑞没有想到的是 , 他的一世清名就毁在了这一任上 。
1926年3月18日 。 据执政府卫队旅参谋长楚溪春回忆 , 这天是阴天 , 天气有些阴冷 , 天空还飘着小雪花 。 下午时分 , 在执政府前 , 卫队对前来请愿的数千群众开枪 。 “霎时间 , 执政府门前 , 血肉横飞 , 死者、伤者互相堆压在一起 , 东辕门人叠人 , 有五六层 , 垛起了近两尺多高的人墙 。 与此同时 , 有的卫队还用刺刀、铁棍砍杀、殴击群众 。 这场有预谋的大屠杀 , 持续了半个小时 , 当场伤两百多人 , 死亡二十六人 , 后在城官医院、协和医院等处 , 因伤势过重 , 抢救无效 , 先后死亡二十一人 , 共死亡四十七人 。 ”
次日北京媒体的报道可谓血迹斑斑 。 《晨报》第二版“北京群众运动空前惨剧国务院卫队枪击群众” , 《京报》的报道则是“国民拥护国权大流血” 。 《国民新报》则直指最高首领“段祺瑞屠杀爱国民众” 。 正在协和医院接受手术的梁启超 , 麻醉过后在十九日下午苏醒过来 , 神志还在半迷糊状态 , 隐约听着院中人说起这大血案的惨象 。 而在他的隔壁病房 , 就住进了一个胸膈间中弹的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