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退守内衣线 艾格的最后一搏
文章图片
当大众熟知的品牌女装艾格破产消息刷屏之时 , 艾格方面迅速作出回应 。 11月15日 , 针对艾格破产一事 , Etam旗舰店客服人员对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表示 , 微博热搜提及店铺是艾格集团在华出售的女装成衣线 , 不在艾格集团经营范畴之内 。 艾格已经回归专注于内衣业务 , 目前运营一切正常 。
【中国|退守内衣线 艾格的最后一搏】业内人士认为 , 当成衣业务败局已定 , 内衣线成为艾格最后的筹码 。 不过 , 随着维密等国际内衣奢侈品牌进驻以及国内新兴内衣品牌的崛起 , 艾格想要通过内衣业务赢得市场也并非易事 。
发力内衣业务
“成衣线离开 , 内衣线回归”声明中的一句话指出了艾格未来发展方向 。
上海破产法庭公众号发布“双11”特辑消息 , 提及上海艾格破产清算案 , 将在上海艾格管理人特卖店以“全场一折”的特价处置资产 。 消息一出 , 艾格破产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 艾格也就相关事情做出回应 , 并表示艾格已经回归专注内衣业务 。
就回归内衣业务具体问题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对艾格进行采访 , 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
艾格曾凭借内衣业务发家 。 公开资料显示 , 艾格成立于1916年 , 首家零售店在德国柏林开业 , 当时主营内衣和袜子 。 1928年 , 艾格集团总部及连锁店开到法国巴黎 , 随后于1997年在巴黎交易所上市 。 当时其零售连锁已扩展至全球1000家 ,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 , 其产品线也从内衣延伸至成衣业务 。
1994年 , 艾格进入中国市场 , 凭借成衣业务 , 艾格一路向上 。 1997年 , 艾格在中国的店铺数量达到723 家 , 年销售额超过9亿元 。 到2014年6月 , 艾格在全球门店总数达到4246家 , 其中有3083 家都在中国 , 中国市场曾一度成为艾格营收的支柱 。
相较于成衣业务 , 艾格在中国市场的内衣业务动作并不多 。 2015年 , 艾格才将内衣业务引入中国 , 开始研发亚洲版型 , 并在中国上海开出第一家内衣门店 。 但此后再无动作 , 直到2017年初 , 艾格才在上海静安寺商圈的晶品Crystal Galleria购物中心开出第二家内衣门店 。
成衣溃败
成衣业务让艾格快速抢占中国市场 , 大规模开店 。 但随着快时尚品牌优衣库、Zara、H&M 进入中国 , 并且快速向二三线城市下沉 , 艾格受到冲击 。 2013年起 , 艾格中国区销售额开始下滑 , 迎来关店潮 。
在线下门店方面 , 截至2016年底 , 艾格中国市场门店数由2015年的2877家减至2596家 。 艾格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占比超过50% , 2016年曾经关闭281家店 , 几乎关闭了中国市场约10%的门店 。 截至今年7月 , 艾格在中国市场已无实体店铺 。
艾格年报数据显示 , 2016年全年 , 艾格销售收入12.921亿欧元 , 较2015年的12.966亿欧元下滑0.3% , 可比销售跌幅1% 。 2016年 , 艾格在中国区市场的营业亏损为1940万欧元 , 同比下滑162.3% 。
基于业绩亏损 , 艾格集团在股东强制要求下走上退市之路 。 2017年8月9日,艾格在巴黎证券交易所退市 。 随后 , 艾格于2018年5月宣布出售中国业务成衣分部 , 仅保留内衣业务 。 此次交易共包括艾格集团旗下的三个成衣品牌WK、ES、和 E&Joy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 以及其它带有艾格名称的品牌在中国的使用权 。
快消行业新零售专家鲍跃忠表示 , 艾格较早进入中国市场 , 竞争品牌较少 , 自身产品更新及开店速度较快 , 所以前期发展良好 。 但随着消费环境、市场的改变 , 在多品牌竞争下艾格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
市场竞争加剧
成衣业务发展遇阻后 , 内衣线成为艾格最后的砝码 。 或许早已意识到成衣业务难以发展下去 , 在2017年开第二家内衣门店时艾格便表示 , “内衣与成衣业务截然不同 , 我们的内衣业务现在做得越来越好 , 而成衣业务却非常挣扎 。 艾格还将在深圳、成都和其它中国主要城市寻找新店址 。 ”
- 公司|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开盘涨0.33%
- 零本数码德国工业领域的巨无霸,在中国“扎根”147亿,一年净赚327亿
- 经济|洪灏:提高劳动者收入,是中国避免西方衰退陷阱的关键
- 中国仿生新材料问世 有望替代塑料
- 中国仿生新材料问世
- 从月球“抓把土” 看看她的“芳龄”
- 暴走通信 2021年网内新增5G手机2亿部,中国移动:大手笔投入
- 科技圈 搭建全新 SIM 卡开放生态,中国移动产品创新开放合作论坛
- 暴走通信 移动云迎来大爆发,中国移动钱岭:“云改”第一年
- 商洛新闻网 山阳:秦岭腹地走出的“华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