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历史君|国民党抗战不敢发动民众,爱国人士意见纷纭,陈铭枢日记公开

陈铭枢 , 字真如 , 广西合浦人 , 保定军校第三期毕业 , 北伐前后曾任第4军第10师师长、第11军军长兼武汉卫戍司令、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 九一八事变后 , 担任京沪卫戍司令、行政院副院长兼交通部长 , 与蒋光鼐、蔡廷锴一起领导过“一·二八”淞沪抗战 。 1934年1月 , 第十九路军福建“反蒋抗日”运动失败 , 李济深、陈铭枢等人被迫流亡香港 , 却从未放弃抗日主张 。 全国抗战开始 , 李、陈、蒋、蔡回归南京国民政府 。
是我历史君|国民党抗战不敢发动民众,爱国人士意见纷纭,陈铭枢日记公开
文章图片
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的第十九路军官兵
1937年9月12日 , 陈铭枢从广州辗转抵达南京 。 此时 , 大江南北硝烟弥漫 , 华北战场 , 国民政府军队沿平汉铁路、津浦铁路北段节节抵抗;淞沪战场 , 日军增援部队强行登陆 , 杨行、刘行等地战况激烈 。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邵力子、军事委员会第一部部长黄绍竑率众在长江码头迎接 , 南京市市长马超俊热情地接到国际联欢社用饭 。
第二天早晨 , 陈铭枢先是循例拜谒中山陵 , 接着访问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军政部长何应钦 , 并应邀前往蒋介石官邸共进午餐 , “谈话中表现彻底抗敌决心 , 极为欢幸” 。 当晚 , 行政院长孙科设宴 , 众人畅谈国事 , “爱国七君子”之一王造时、北伐名将叶挺均对“政府未开放民众”有看法 , “一般人都感着无从发动民众赞助军事之苦 , 并举出许多实例” 。
是我历史君|国民党抗战不敢发动民众,爱国人士意见纷纭,陈铭枢日记公开
文章图片
陈铭枢(1889—1965)
无独有偶 , 热衷民族救亡运动的王昆仑同样情绪激动:“上海开战以来 , 各种团体民众非不如‘一·二八’时踊跃起来帮助军队 , 但因当局要统一 , 要包办 , 凡输将及欲赴军中者 , 概须经过审查、登记 , 甚至受着疑忌、限制 , 所以热血填胸忧急如焚之众 , 咸不得其门而入 , 以致前线及后方非特不见有民众帮助 , 反到处受着有组织的汉奸之害 。 ”
据王昆仑亲闻、亲见 , 淞沪各部队交通线每隔二三里必须派兵监视 , 往往一转眼就被汉奸割断电话线 。 负伤的将士躺在路边 , “有经两日伤不得裹、滴水不得入口者 , 岂非无民众之助 , 以至于此” 。
是我历史君|国民党抗战不敢发动民众,爱国人士意见纷纭,陈铭枢日记公开
文章图片
王昆仑(1902—1985)江苏无锡人
大本营第六部掌管民众训练 , 副部长刘健群主动拜会陈铭枢 , 谈及民众问题 , 害怕失控 。 陈铭枢表示 , 大家奔着“共赴国难”而来 , 思想十分“单纯” , 不会再以团体名义开展活动 , 请中枢大可放心 。 原来 , 流亡香港期间 , 李济深带头组织“民族革命同盟” , 一直推动各方“反蒋抗日”运动 。 北上之后 , 陈铭枢主张解散“团体” , 以示团结抗战诚意 , 李济深批评此举“等于自己解除武装” , 但许多人赞同解散 。
抗战军兴 , 各方人士云集南京 , 陈铭枢初次见到了“爱国七君子”首领沈钧儒 , “此公仪表额方胪圆而大 , 面尖长 , 美胡髯 , 神气温朴 , 声音清朗 , 语言不徐不疾 , 骊骊洒洒说了十数事 , 扼要不繁 , 辞气完洁 , 殊足起敬” 。 在沈钧儒看来 , 抗战当务之急:当局决心;外交局势;发动民众 。 令人揪心的是“发动民众”不得力 , “其故在于当局紧紧把持不放而自己又不能做所致” 。
是我历史君|国民党抗战不敢发动民众,爱国人士意见纷纭,陈铭枢日记公开
文章图片
沈钧儒(1875—1963) , 浙江嘉兴人
沈钧儒进一步透露 , 他曾在国防参议会上呼吁“不分什么党派出各省担任民运工作” , 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陈立夫强调必须国民党员充任 , 后又松口其他党派或可“秘密派赴” 。 蒋介石别的倒是不说 , 一直强调“不能有两个组织体系” 。
国民党民众动员工作缺失 , 其实不光爱国阵营意见纷纭 , 前方抗敌官兵又何尝不是忧心忡忡 。 9月中旬 , 胡兰畦代表何香凝前往淞沪战场慰劳国军 , 中央军将领罗卓英例举军队脱离民众的痛苦事实 , 希望妇女界能够发挥力量 。 “我们的军队来自五湖四海 , 由于不懂方言 , 很难和上海居民打成一片 , 还经常发生误会 , 导致军队进驻后老百姓逃跑 , 甚至公务人员都躲起来 , 对作战很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