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杂谈|曾国藩做到了极致,官声与民望不可兼得?苏东坡勉为其难( 二 )
第三种 , 官声和民望都很差 。 这类人一定是头脑不够用、机灵欠火候、做事无章法 , 上司厌恶、百姓反感 , 两头不讨好 。 好在这类人做官都不会长久 。
第四种 , 民望胜过官声的 。 这类官员基本是属于青史留名的 , 例如明朝的海瑞 , 上了一份《治安疏》把嘉靖皇帝骂得浑身发抖 , 欲杀之而后快 , 但在百姓眼里 , 他却是一个清廉爱民 , 善于干事、干好事、干得成好事的“海青天” 。
再有一个例子就是北宋的苏东坡 。 作为官员的苏东坡 , 善政是非常多的 , 杭州修筑苏堤;黄州、杭州防治瘟疫 , 设立公立医院;给罪犯争取医疗保障 , 救助弃婴等等;
作为文人和艺术家的苏东坡 , 不仅仅在当时享有盛名 , 且成为后世人眼里北宋的一座艺术丰碑 , 诗词、书法、绘画、厨艺、医术等等 , 全才罕见 , 均可以令后人仰望;作为“凡人”的苏东坡 , 率性、豁达、直率、真诚 , 甚至有点天真烂漫 , 熟识的人喜欢他、敬重他又亲近他 。
文章图片
民望可以说达到了极致 , 但官声实在有点勉为其难 。 苏东坡一生经历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五位皇帝 , 与他交集最多的应该是神宗和哲宗 。 这两任皇帝既欣赏苏东坡的才华 , 又忌惮他的“刺头” , 这种又爱又怕的纠结心理 , 是苏东坡官声里最大的缺陷 , 也是他一生跌宕不安的根源 。
“刺头”的评价同样深植在苏东坡的同僚群里 。 王安石的变法派得势 , 他激烈抨击变法行为过于操切、虚浮 , 甚至害民;保守派得势 , 他又强烈反对大搞“一刀切”式的复辟 , 和“城门失火 , 殃及池鱼”的秋后清算 。 结果是 , 两个圈子都不容他 , 两个圈子最终都“踢”了他 。
第五种 , 官声和民望都极好的 。 诸葛亮应该算一个 , 这不仅有《三国演义》的美化 , 即便在正史和民间形象里 , 也算是一个德行完美的典范 。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 , 也算得上是一个官声和民望都俱佳的典型 。 37岁就官居二品 , 在整个清代是上升速度最快的 , 足以证明皇帝是如何赏识的 。 一生出将入相 , 威望、功绩震惊朝野 , 堪称“威高震主” , 但没有被皇帝“卸磨杀驴” , 也没有被同僚排挤出局 。 这两项事实均指向了同一结论:官声毫无瑕疵可挑 。
文章图片
民望也是很高的 。 曾国藩一生办了很多实事 , 筹办湘军 ,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新办洋务 , 推动了民族工业起步和中国近代化进程 。 于学问方面 , 他的文章继承桐城派朴实、洗练的文风 , 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和发扬了儒家思想的进步方面 , 编撰了《治兵语录》《冰鉴》《挺经》等著作 , 平生的来往书信 , 也被后人辑录成了学习其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治国韬略的范本《曾国藩家书》 。
曾国藩去世后 , 有人曾经撰联评价他:“立德、立功、立言 , 千古第一完人;官声、官经、官典 , 百代官场楷模” , 似乎也毫无过誉之处 。
舆论是一把双刃剑 , 用不好就会众口铄金、杀人无形;用好了也会扬善惩恶、树立丰碑 , 成为缔造美好世界不可或缺的巨大能量 。
【历史大杂谈|曾国藩做到了极致,官声与民望不可兼得?苏东坡勉为其难】(观点与视角原创作品 , 欢迎关注本自媒体号并参与互动;文中配图均来自网络 , 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 孟子|历史本身,比小说更精彩
- 小天说历史|为何曹植会输?他输在哪些方面呢?,同样是曹家的他们
- 心儿谈历史|胡媚娘原装美貌,自己的母亲白娘子长得像她,在许仕林眼中
- 历史神秘事|诸葛亮北伐派他镇守街亭,张郃还能取胜吗?,如果张飞不死
- 芸慧育儿经|50条历史冷知识,每一条都颠覆你的认识,从秦始皇到慈禧太后
- 历史神秘事|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为什么清朝调兵最多几万
- 历史的小前沿|英勇一生为何被杀于麦城?,三国时期著名将军关羽
- 宁姐聊历史|杀五个鬼子陪一生,史上最美抗日女土匪:杀一个鬼子陪一晚
- 哲灵讲历史|发明了一种“春凳”,有什么特殊作用?,古人为了方便
- 百汇平历史|哪有吕布的地位,三国时期被儿子耽误的第一战将?如若早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