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河洛古国,华夏文明的先声( 三 )


第一 , 河洛古国所处的仰韶文化后期 , 正是传说中炎黄二帝逐鹿中原的岁月 。 而它所涵盖的地域 , 恰好是传统文献里黄帝的邦国“有熊之墟” 。
第二 , 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中 , 有关于黄帝时代“一百年 , 地裂 , 帝陟”的记载 , 说黄帝的部落在发生地震后 , 就迁徙至别处 。 在双槐树遗址里 , 有多处裂痕遗迹 , 缝内有淤积黄土 , 还有明显的地层错位现象 。 专家确认 , 这就是地震引发的裂缝 , 且震级在6.0级以上 。
第三 , “嫘祖栽桑蚕吐丝 , 抽丝织作绣神奇 。 ”中原地区 , 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的传说一直流传 , 河洛古国出土的家蚕牙雕 , 正好呼应了这一历史记载 。
当然 , 仅凭这些证据就将河洛古国与黄帝都邑画上等号 , 还无法使人信服 。 但河洛古国所蕴含的宇宙观、礼仪观与社会发展模式 , 已表明生活在此的先民们正在搭建自己的文明体系 。 中华文明由此肇始 , 此后绵延不断 , 由三代到秦汉 , 直至唐宋元明清 。
实际上 , 自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之日 , 探索中国文明的源头 , 就成为其终极使命 。 1899年甲骨文横空出世 , 1928年殷墟发掘拉开序幕 , 经过几代学人前赴后继的探索 , 商王朝从混沌缥缈的神话中渐渐浮现清晰的面影 ,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被“找回”了1000年 。
1959年 , 72岁的徐旭生先生亲赴豫西地区 , 对“夏墟”进行实地调查 , 发现了偃师二里头遗址 。 此后60年 , 寻找夏朝 , 成为中国几代考古学者的梦想和使命 。
还能不能再往前推?考古学者为此“上穷碧落下黄泉”。 1978年 ,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开始发掘工作 , “陶寺都邑遗址就是尧都”的说法一度引发学界震荡;如今 , 河洛古国与黄帝都邑的猜想 , 则将中华文明推到了“天花板”——作为中国第一部正史《史记》的作者 , 司马迁讲史 , 都是从黄帝讲起 , 再往前就不敢了 。
对中国人来说 , 所谓5000年中华文明 , 是深入骨髓的常识体系与情感结构 , 考古学家也不例外 。 正如北京大学教授李零所说:“中国的考古学家总是希望用考古发现抢救古史传说 , 把中华文明的背景不断往上推 。 夏不够 , 上面还有尧、舜 , 尧、舜不够 , 上面还有黄帝 。 大家总是希望把商代以前的一千几百年最后补起来 。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之后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01—2015年) , 正是这一寻梦旅程 。 ”
然而 , 探明古史是一场马拉松 , 需要科学客观的发掘研究 , 而不是一厢情愿的牵强附会 。 身为二里头考古队队长的许宏 , 就始终坚持在没有确切的证据下 , 不能认为二里头就是夏都;此次双槐树遗址的命名也是如此 , 因为还没有更确凿的证据 , 考古学者没有用“黄帝都邑”这个“博人眼球”的名字 , 选择了更为客观准确的“河洛古国” 。
对这座5300年前的古国来说 , 神秘的面纱才刚刚揭起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