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这份报告,把今年“双11”的毛病说透了

每经编辑 赵云    
化身“双节棍”的2020年“双11”让男男女女纷纷变成了“吃土人” , 也让消费维权信息纷至沓来 。
20日 , 中消协发布“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 通过对10月20日—11月15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 , 发现今年“双11”促销活动期间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带货、不合理规则两个方面 , 并点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带货“翻车”和李佳琦直播间“买完不让换”等 。
“双11”当天消费维权信息超100万条
微博是主阵地
中消协报告称 , 在10月20日至11月15日共计27天监测期内 , 系统共收集“双11”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14296274条 , 日均信息量约53万条 。 监测期间 , “消费维权”信息曲线呈波动走势 , 并在10月21日、11月1日和11日出现三个舆情声量高点 , 高点出现与多家头部电商平台的开幕“狂欢”和两波促销密切相关 。 其中 , 峰值出现在11月11日 , 为1051437条 。
中消协这份报告,把今年“双11”的毛病说透了
文章图片
“消费维权”日信息量 。 图片来源:中消协报告
从信息传播渠道来看 , 微博是“双11”期间“消费维权”类信息传播主渠道 , 信息量占比56.30%;其次是客户端 , 信息量占比18.16%;第三是微信 , 信息量占比12.16% 。
中消协这份报告,把今年“双11”的毛病说透了
文章图片
“消费维权”渠道信息量及占比分布 。 图片来源:中消协报告
明星直播圈粉热 , 汪涵、李雪琴齐“翻车”
据中消协介绍 , 监测期内 , 共收集有关“直播带货”类负面信息334083条 , “槽点”主要集中在明星带货涉嫌刷单造假 , 售后服务满意度低、体验较差两个方面 。
“一方面 , 观看人数吹牛、销售数据‘注水’等‘影响力’指标的造假 , 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 。 而另一方面 , 恶意刷单、花式踢馆、虚假举报等同业竞争也污染了直播生态 。 ”中消协称 , 例如 , 汪涵直播带货翻车疑云和李雪琴亲历直播带货造假 。
有媒体报道 , 网络中流传的朋友圈截图显示 , 11月6日汪涵“顺德专场直播”中 , 有商家缴纳10万元开播费后 , 当天成交1323台 , 退款1012台 , 退款率高达76.4% 。 而且其他商家也有类似遭遇 , 导致店铺收到了平台虚假交易警告 。
中消协这份报告,把今年“双11”的毛病说透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汪涵顺德专场直播截图
针对汪涵疑似 “刷单”行为 , 汪涵签约方银河众星回应称“这是假的” , 目前平台方正在介入调查 , 具体攻击源头还未查清 。 17日 , 爆料者白涛发布声明 , 称汪涵带货造假传闻属于虚假不实消息 。
另据媒体报道 , 11月11日晚 , 当红脱口秀演员李雪琴与杨天真等被邀嘉宾在某平台参与了一场直播活动 , 和她互动的大部分都是虚假的机器人粉丝 。 一位全程参与此次直播的工作人员称 , 当天结束时的311万观众中 , 只有不到11万真实存在 , 其他观众人数都是花钱刷量 , 而评论区与李雪琴亲切互动的“粉丝”的评论 , 绝大部分也是机器刷出来的 。
中消协这份报告,把今年“双11”的毛病说透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李雪琴直播截图
此外 , 中消协表示 , 直播带货虽然火爆 , 但相当一部分只顾着聚流量、扩销量的商家其实并没有相应的售后服务体系 。 同时 , 商家、主播之间责任界定不清晰 , 遇到售后问题时互相“踢皮球” , 进而引发消费者围观吐槽 。
有消费者曾在微博发文:“李佳琦直播间什么操作?第一次翻车 , 是只管卖 , 不管售后了么?买完不让换什么意思?那在直播间抢什么抢?费那么大劲抢完了 , 结果出现质量问题 , 一句让我退货不让我换搪塞我?我还怎么敢在直播间买东西?”
中消协这份报告,把今年“双11”的毛病说透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李佳琦微博
套路繁复算计太深
“薅羊毛”人屡被“割韭菜”
报告显示 , 监测期内 , 共收集有关促销规则类负面信息915029条 , 相关舆情集中在三个方面:
电商选择性推送优惠券精准杀熟;
不合并付尾款不能使用满减优惠券、不付尾款不能退款、付尾款必须熬到凌晨、双11当天不能退款等“硬规则”;
诸如计算满减、津贴、红包、合并购买等堪比数学考题的玩法 。
中消协这份报告,把今年“双11”的毛病说透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截自微博
据媒体报道 , 10月16日 , 北京的韩女士使用手机在某电商平台购物时 , 中途错用了另一部手机结账 , 却意外发现 , 同一商家的同样一件商品 , 注册至今12年、经常使用、总计消费近26万元的高级会员账号 , 反而比注册至今5年多、很少使用、总计消费2400多元的普通账号 , 价格贵了25块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