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因为人天性里更喜欢简单直接,不动脑的,眼前的事情...相较于学习,整理房间显然更令人愉悦。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什么
网络上有句成功学鸡汤这样说:「经营企业,经营的是与那些成功企业之间的差距;经营人生,经营的是与成功人士之间的差距。干掉这个差距,你也可以很牛×。」
可是,差距是什么?在哪里?怎么干掉?
我考过不少试了,中高考、考研、司考、托福,接下来还想考CPA(注册会计师),甚至想去尝试一下考博。
考试难吗?
任何靠自己就能做到的事情,都不能叫作难事。
那些在上学时讨厌考试、觉得复习太累的人,到后来就会知道,如果什么都不用理会,仅凭自己的认真勤奋就能做好一件事,这是多大的幸福和幸运。
能在考试中胜出的人,分为两种。
一种是策略正确的人,轻轻松松学习,效果极佳。
我们经常看到那种考上清华、北大的人说自己根本没怎么努力就考上了,他们不一定是天才、智商高,但最起码能够理性地看待考试,寻找规律,摸索途径,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自然可以少费力气就能取得佳绩。
一种是真正刻苦的人。
这种人未必拥有极佳的学习方法,要背诵就傻傻背诵,要做题就拼命做题,一个知识点被他在一百道题里练习过,再笨也会了。
最好的做法当然是在正确的策略下,投入足够多的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是指真正在学习的时间,不是昏昏欲睡地熬通宵复习,也不是三心二意地翻翻书,如果没有集中注意力,那根本不叫学习时间。
基于我们在注意力上的差距,你可以学一个小时,顶别人学五个小时。不能专心的话,去图书馆待再长的时间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之一就是专注力。
如何长时间地专注学习?
我们把专注学习的方法分为三个板块。
1.学习前的准备
在每天开始学习前,明确本次学习的任务和结束时间。
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
我今天要解决什么问题?
我预估多久可以学完这些东西?
让两个人做同样的十道题。一个人知道自己做这十道题的目的是强化自己容易搞错的几个知识点,他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投入学习,必然比另一个只给自己规划定量任务的人学习要专注。
让两个人同样记忆一章节的内容。
一个人清楚地知道必须在下午六点前结束任务,另一个人只是模糊地知道在下午要把这些内容背完,则前者集中注意力的紧迫性更强。在后者的心里,下午可以是六点结束,也可以是七点结束,当结束时间有弹性的时候,就会下意识认为还有很长的学习时间,也就更难集中注意力。
如果你在为一场考试做准备,就一定要清楚「怎么样学习才能达到目标」,这样更能帮助你去抵制诱惑,专注于任务。
这个问题包括三个要素:
A.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考什么学校?这个学校要多少分数?单科目标分数是多少?
B.要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学习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哪些书上?都要做哪些题,做几遍?背哪些东西?
C.这些事情要做多久。总共的复习时间是几个月?给每一个任务分配多长时间?
如果对上面的问题有答案的话,那么,每一个你灯下学习的晚上,每一个迎着晨光背诵的早晨,你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即便不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做,与模模糊糊、只是知道应该这么做,专注度也会有差别。
特别为学习准备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把工作和学习环境布置得舒适愉悦、极尽方便,所有要干的活都在早上坐下后一一安排好,把有助于提高注意力的东西都放在眼前,比如,想考上的学校的照片。
这样长期下来,就会给自己的脑袋里装置这样一个开关:只要进入这个环境,学习就可以开始了。
尽量不在早晨或者是学习开始之前收拾桌子,这样很容易控制不好时间,导致耗费时间过长。
人天性里更喜欢简单直接的、不动脑的、眼前的事情,相比学习,整理房间显然是更令人愉悦的。
利用环境来给自己暗示,这是我过去一直忽略的一个技巧。
读高中时我不愿意在整理内务或者打扮自己上多花一丁点时间,那时候我对于学习有一种变态的专注,完全不在意自己在什么地方学习。
但是那种极端专注是可遇不可求的,持续性也比较差。
我发现环境对学习有影响是因为一次搬家。
我以前住的房子是一个钢铁公司的家属楼,年代有点久远,屋子装修陈旧,怎么打扫都弄不干净,这直接导致我收拾房间的欲望不强,在乱糟糟的环境里,我的学习状态一直都不怎么好,回到家就提不起劲来。
事情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当我身处其中的时候,并不能发现环境与自身状态之间的关系,一直到我后来搬家住进一个日式装修风格的精美房子里,才发现自己的不同。
晚上回家,一开门进去就觉得很幸福,愿意静坐其中,桌椅板凳、书本台灯、被褥衣服,都摆放得整齐有序,这种整洁的环境会增加人对自己控制力的信心,由外而内地使自己产生一种「不可乱」的心情。
「一切都在我的控制之中,学习也是。」
大概是这种心情。
我学习的桌子上放着植物界的励志之星仙人掌,桌角贴着我的奋斗目标,台灯是朋友送的,小米品牌的,外表简洁漂亮,暖光,我超级喜欢,看到它就有幸福感,这样就直接减少了对「结束玩乐开始工作」的排斥,精神很容易收拢到眼前的工作上来。
关于学习环境还有几点要注意。
到底应该去图书馆学习,还是留在寝室就好了?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因为学习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个结果,而生活却是一个不请自来的过程。你未必能做到学习,却始终在生活。



我觉得题主可能没搞清生活之苦和学习之苦的区别。能被称为学习的行为,门槛其实是很高的。不是一天在自习室熬十个小时,看书看得头昏脑胀,就叫吃了学习的苦的。分辨是否为学习,要看行为的结果。

生活和学习的界限其实很模糊——如果能清醒地面对生活的困难,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并汲取信息和营养,其实你就已经在学习之中。如果面对学习的苦,胆怯了,想逃避了,没有继续保持敏锐的感知力和探索未知的好奇而开始麻醉自己,那么即使肉体上还在受折磨,却不能从中得到收获,这就变成了生活的苦。

区分一个人具体在吃什么苦头,要看结果,不要看形式。事实上,吃苦后有收获、是在提升自己而不是无意义地浪费精力的事情,才是在学习;如果为做而做,没有明确的规划,就算场地是教室,也只是吃了生活的苦,依然没有在学习。

但是从每一件事中都能得到收获并不是一个很大众的现象,空耗时间才是常态。人人都知道读一本好书要读透作者的思想,理解书中的精髓,但是有多少人能融会贯通?又有多少人是看过就忘?

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假如一件事情长期得不到回报,是否去做就要看它本身带来的感觉。如果说本身具刺激性的行为——看电影、听歌,对他们还能有诱惑力,那么啃厚厚的大部头,写长长的读书笔记这种事情变得相对绝缘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比如题主所说的小A,为了不背一本20页的小册子而辞去月薪6k的工作,选择月薪2k的工作。是他不知道收入的差距会影响他的生活质量吗?自然不可能。

但让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形:
他努力去尝试背这本册子了,却仍然背不下来;或者勉强背下来了,但背册子也只是一个缩影,展现的其实是这份工作需要的素质和能力,那他迟早会因为不能跟上要求而被迫离开。

小A比你更熟悉自己,他应该是比你更知道他背这个小册子能记下多少的。你认为他应该去直面学习之苦而非逃避,但当他去背而背不下来的时候,他其实并没有真正在“学习”。如果他因此选择拒绝,这并非他拒绝了学习,而是本来就没有学习的选项给他选,他只是拒绝了一种生活,然后主动换了自己能接受的另一种。

基于同样的理由,小B拒绝了去图书馆;小C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小D宁可玩狼人杀也不学C++……

但是他们没法拒绝生活的苦。

生活的苦决定生存的下限,不得不吃;学习的苦决定生活的上限,求而不得。

学习是一个有所收获的结果,它并不局限于场地和方式方法,如果是被生活中的困顿逼出了急智,同样是一种学习。有心处处皆修行,这说明了学习的普适性。但只有很少人可以做到真正的学习,这又说明了学习的特异性。除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或许绝大多数人一生不曾学习,只是在模仿学习的表象而已。

而生活却是一个不管你喜不喜欢都在持续进行的过程,不管结果如何,众生都在生活之中。

题主现在知道为什么他们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了吧?
因为绝大多数时候,他们即使完成了学习的仪式,仍然得不到学习的结果。
即使想吃学习的苦,也无门而入。

学习从未靠近,生活不曾离开。还能怎么选?

根本没得选。

■居然上了人日,菊花一紧,赵先生玩大了啊
你们别问我引不引用了,要引还是周国平先生的话,字字珠玑啊

周国平?《直面苦难》
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的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的做作。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灵魂,悲剧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浪漫主义在痛苦中发现了美感,于是为了美感而寻找痛苦,夸大痛苦,甚至伪造痛苦。然而,假的痛苦有千百种语言,真的痛苦却没有语言。
任何智慧都不能使我免于痛苦,我只愿有一种智慧足以使我不毁于痛苦。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但是,我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惟有藉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
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的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一经对比就会发现,为什么古人会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如果生活是对意外习以为常乃至压垮骆驼,主动学习就是选择去一层一层的剥开我的心。
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生活的磨难可以倾诉,偶尔的超越了庸常之后,还能让人鹤立鸡群之感:而学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人只会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多么愚蠢。
智力游戏,永无止境。
为什么不反过来来思考这个问题呢,学习带来的体验,相较日常生活,为何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感谢各位指正,各种用词不当之处已修改。
因为彩云大佬点赞,第一次收获这么多赞和关注,本来想说受宠若惊,可是再想下去,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是,而这也无关荣辱。可以说惊讶有,但更多的是惶恐和羞愧,一是当时仓促写下的答案,不仅在修辞上有问题,观点也存在一定的误导性。二是很多评论说受到鼓舞,可是我自己现在后台还挂着LOL而不愿意去看书,这是欺骗,我应该道歉,对不起。但是该说的问题,我还是应该在能力范围内表述清楚。
下面我将重新分析和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考,希望能得到大家指正。

首先,我们可以提炼出这个问题的关键词,宁愿/生活/学习/痛苦或者苦难。
按照先问是不是的原则,这个问题本就不成立,没有人愿意遭遇苦难,无论是生活还是其它。
他们看起来的选择,实际上是生活中,他者施加的,实然(不是实际)上是没有选择。
平庸之恶和乌合之众都是无意识的群体性主体,简而言之,是没有个体意识的个体。这个大多数人反而问的很精确。
区别这两者选择的过程,我称之为“觉醒”吧(无色-5)。
事实上这是人是否有自由意志的问题,是选择和决定。这一点太深奥,我无法阐述清楚。
如果我们抛弃到对于决定论和绝对自由的争论,单从捍卫自由的角度来说,就回到了康德的义务(应然)和行为(实然)上——行动和知识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当我们区分了理论和实践,我们就可以重新定义这个问题
从实践层面,为什么有人选择不通过学习(知识技能)这一更快捷的的方式,去减少生活的苦难总的质量。

然而,这个问题依旧是不成立的。
一方面还是在于主体的无能力,或者大家常说的地位/知识/财富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夏虫不可语冰。然而即使是获取知识,比如看书,看起来是开放式的学习,事实上依旧是封闭自我世界的过程。如果说不从某一种方式框架,去分析解读,并与自己印证,这些知识依旧成为不能活化生命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