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的东西马上就忘了咋办( 三 )
偶尔我会抄答案的解答,因为有些题目难度过高,可能有些巧妙的变换和解答我根本想不到的东西。
在抄答案的过程中我又开始了“检索练习”,这一道题的答案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按照我当时思考的步骤有哪些要点使我卡住了,有哪些点是我可以抽取出来当做一个技巧应用到更加普适的题目中去,比如构造辅助线,构造函数,整体代换法,这一系列的东西是需要提炼的,而提炼出来以后。
为什么自己想不出来,而别人却想得出来,下次还会可能在那个部分卡住,下次还会可能在那个地方设空。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来了,做这一类题,我很喜欢总结题根,也就是一道题目抛出考点外最原始的题干,然后我会在旁边把这个题目进行改造,看看这个题目还能怎么出,主要是对于物理生物这样的学科做的比较多)这一项工作也就是今天要说的“检索练习”。
“检索练习”可能听起来很高大上,觉得做起来很难,对于这个方法,你完全可以把他们理解为反思。
做完一套题可以反思,反思每个版块用的时间多少,分配时间是否均匀,在刚才练习做题的过程中心态变化如何,在刚才练习的过程中在那个版块我们卡住了。
改错我们可以反思,记忆知识点我们可以反思。完全可以把他们融化成你学习方法的一部分。(所以,现在想想,你之所以成绩不理想,很可能是这个工作没有做到位)
那么“检索练习”我们到底需要做什么?
1、放在当下情景去检索练习,也就是立马反思,就事论事,就题论题,针对特定的题干反思总结。
2、我们现在所学的有什么是我们没有接触过的“新概念”,新概念不一定是超纲的,针对自己的水平和情况,只要是自己不会的就是“新概念”,把他们记录下来。
3、与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靠拢对比,他们之间有没有互联互通的地方,可以归为一类一起记忆。
为了对抗提取失败,也就是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并且提取知识,还有一个技巧。
学会找记忆点。
特别是在记政治、语文、生物这种偏文科的科目过程中。
拿我们生物选修三的一个内容来说: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
“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如果是我来记忆这个过程的话,我就会开始他们的逻辑,为什么会是这个顺序,并且这个顺序有什么逻辑呢。
果然发现了点什么,我们倒过来看一下从脱氧核苷酸是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单位,然后氨基酸又是组成蛋白质结构的基本单位,蛋白质由于序列的不同和空间结构盘旋曲折的不同导致了功能的不同。
由此顺序,我们捋了一下蛋白质的一步一步组成步骤,所以我们找到了一个合理的顺序,把蛋白质组成的顺序倒过来说,就是蛋白质工程的步骤了。
这是我们找到了一个记忆的技巧,所以当下次我们需要填这句概念的时候,我们记住一点:“蛋白质组成倒着来”,这就是一个记忆点。
记忆点就像一条线,把我们零散的知识点用一个特别的,快捷的方法串联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学历史的文科同学们都知道,要背年事表,聪明的同学会画一个时间轴,并且在上面写几几年发生了什么大事,全都清清楚楚写在上面,当我们想到哪一年的时候,这个年份就像触发词,我们知道,这一年发生了啥啥啥。
还有一个最明显也是老师常教给我们的记忆点,就是重点关注小标题,或者是正文中加粗词汇,程度副词,名词等等,这些都是记忆点。
试想一下,那么多个早晨你张着口大声朗读着诗歌,但是闭上嘴后一回忆,却什么都不记得。
那么多次改错本,你改了很多错题,闭上改错本的一瞬间,你却不知道刚刚自己改了什么。
总是指望着后续找个时间复习,不如在当下就立即进行“检索练习”。
真正决定你吸收内容多少的,在于你的反思总结提炼的内容。
真正帮助你提升的,也是在你沉默冷静的一次次反思总结后的绝地反击。
学习不是做给人看的,安静一点,慢一点又何妨,我们学习的目的从来都不是比谁学得快,学的多,而是比谁挖得深,吃的透。
多而不深,快而不精。你一次次的复习,自以为的付出时间,只是在打幌子,一盘散沙的知识体系毫无逻辑可言,你不翻跟头,谁翻跟头?
Sumup.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结尾。
“任何事情都是现在头脑中构思,也就是智力上的第一次创造,然后再付诸实践,也就是体力上的第二次创造。”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不要吝啬你的点赞嗷~
关注我@小系学长,一个热爱英语的非英专生让我和你一起探索高效学习的方法。
这是我建的公众号,诞生三个月,欢迎来这儿找我玩~
■敬告:以上所提到的方法大都经过各大院校及研究机构多年研究和实验。如果你照做了但发现“艾玛,骗人啊,没用啊。”那么有可能有四种原因。1.操作不当。(你看看下厨房菜谱底下按照原菜谱做出的菜真是什么都有就能知道什么叫“成功的菜都是一样的,不成功的菜各有各的丑。”)2.先天因素。(人艰不拆,不多说)。3.实验限制。(实验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有解释和应用的范围,并不是万金油。)4.以上实验在解释范围内均有问题,实验结果其实是错误的。(如发现这一点,恭喜你,赶紧写一沓文章证伪他们!)5.以上某个理论已被证伪。(欢迎纠正,请指出具体文章名和出处,及错误部分。)———————————————————————————————————————————还是来从道和术说。【道】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知道三个有关记忆的概念,来了解为什么我们遗忘,以及怎么防止遗忘,从而建立记忆。(对于其它记忆相关知识可以参考心理学与生活)Atkinson-Shiffrinmemorymodel多重记忆系统模型
有些一看到英语就被堵住的同学我再来张中文图吧。(那个长期记忆下方不是啊。。是“忘记”)
请跟着我念:得不到注意的感觉记忆会丢失,得不到复习的短期记忆会遗忘。所以让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的唯一解是:不断复习。题主所说“记了笔记”,如果不配合复习的话也并不会起到太大作用。Forgettingcurve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作记忆的内容,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在记忆中的数量。可以发现开始的时候遗忘的特别快,然后开始遗忘减少,但其实也留不下什么东西了。(这里注意的是,这个曲线是艾宾浩斯个人的测得结果,并不是每个人的,所以每个人的曲线都会因为各种因素不同,大致走势是这样的。)Fluidandcrystallizedintelligence(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指的是知觉、记忆、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基础能力,这部分基础能力在25岁左右达到高峰,之后会衰退。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抱怨“老了健忘”,“老了学不进”也就是题主所说:“原来学生时代还是很好,现在上班了感觉越来越差了。”【术】知道了这两个知识点后我们来看四个帮助你记忆的常识。精细复述深加工新记忆的信息很可能对于你来说是无组织的,这时候就需要让它们变得有组织,并且能够在你脑海中停留住。记笔记也是一种精细复述方式,但是很多人其实“不会”记笔记。这时候就要推荐:CornellNotesTakingSystem这个笔记对于读研读博搞学术研究的同学最有用,其它领域可能需要自己再根据具体情况改造一下了。还有老生常谈的脑图也是。MindMapMemoryMaps(翻不了墙的同学可以看思维导图)TonyBuzan倒是不推荐看,真是又臭又长(可能比较适合有理解能力障碍的同学看)。关于深加工有个好例子是英语词汇的奥秘这本书让你了解到其实英语单词也有“偏旁”,当你赋予“偏旁”意义的时候,突然发现你记忆起来轻松多了,甚至没有见过的单词但是见过“偏旁”,都能大差不差猜出是什么意思(和中文一样)。设置复习时间表可以借鉴杨鹏的17天搞定GRE单词里的背单词时间表,将你要记住的东西也拆分成单元(比如说以一章为一单元),然后按照时间表来反复记忆。(我用了这个背词法后所有需要记忆的东西都用了这个方法记忆,效果卓越,考心理学研那会儿心理学导论整本书我都几乎倒背如流。)打破记忆位置老梗就是背单词永远都在背“abandon”,十年如一日。在中间的内容总是容易被遗忘的,所以复习的时候多换换顺序复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单词书出“乱序版”的原因。设置多个“记忆提取书签”有时候你会发现你在这本书上能记得某个知识点,怎么跑到试卷上就不认识了?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那么在精细复述和深加工时请多换换记忆背景,比如说,举一反三一下举些例子,或者用两本或三本不同教材教辅,从不同角度练习。【器】每个需要记忆的内容性质都不同,每个人特质也都不一样。以上也是一个思路,泛泛而谈,我们能做的是掌握精髓,举一反三,根据以上原则,在不同领域选择不同的器。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我在学霸们是如何高效率地学习、工作、生活的?中提过选对书的重要性。)根据具体情况计划和实施上述记忆方法。坚持,坚持就是胜利。附你们大概会喜欢的一个网站:Lifehacker-Tipsanddownloadsforgettingthingsdone进化论-专栏
■答主本人有一个方法,尝试把所学到的知识当作答案,为它编一个问题,以问题的形式来记录知识。这样无形中用了费曼技巧,因为你需要为“别人”解惑。然后又可以给知识赋予意义,因为它可以解决问题。所以问题尽量编写的精彩一点,学完几个知识点以后可以编写一个覆盖多个知识点的问题。这样对知识进行了联系,达到融汇贯通的目的。另外,知识本来就很难全部记住吧!需要花很长时间的多次复习。所以平时随时多翻翻,到了需要的时候可以想起然后去查询也是非常棒的方法呀~
■这是因为你还缺乏「深度学习」的能力。
获取了高质量知识以后,你还需要深度缝接新知识,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教授他人的时候,学过的知识就真正变成了你的东西,不会再忘了。
胡适的英语老师、出版家王云五先生是这样自学英语写作的:找一篇英文的名家佳作,熟读几次以后,把它翻译成中文;一星期之后,再将中文反过来翻译成英文,翻译期间绝不查阅英语原文;翻译好后再与原文比对,找出自己翻译的错误、失误和不够精良之处。
如此反复练习,王云五先生积累了扎实的英文功底,为日后从事英语教学和出版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那个科技、信息远不如今天发达的年代,有限的学习条件迫使人们静下心来深度学习。
时间拨到数十年之后,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巨变,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和信息丰富时代。时至今日,恐怕很少有人能像王云五先生这样主动静下心来深度学习了,甚至有很多人认为,现今,学习已经不必如此费劲、艰辛,人们有太多方式可以让自己轻松地获取知识,比如每天听一本书、参加名人的线上课、订阅名家专栏或参加某某学习社群,等等,轻松高效,干货满满,只要自己持之以恒,就肯定能有所成就。
可惜这只是一种错觉。科技和信息虽然在我们这一代发生了巨大的发展,但人类的学习机制并未随之快速变化,我们大脑的运作模式几乎和几百年前一样。更坏的消息是,丰富的信息和多元的方式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深深地损耗着人们深度学习的能力,并且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
种种迹象表明,快速、简便、轻松的方式使人们避难趋易、急于求成的天性得到了放大,理智脑的潜能受到了抑制,而深度学习的能力几乎全部依赖高级理智脑的支撑。
我隐约看到:一小部分知识精英依旧直面核心困难,努力地进行深度钻研,生产内容;而大多数信息受众始终在享受轻度学习,消费内容。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在时代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那就应该尽早抛弃轻松学习的幻想,锤炼深度学习能力,逆流而上,成为稀缺人才,否则人生之路势必会越走越窄。
何为深度学习
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之后,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也通过实验发布了「学习金字塔」报告,报告称:人的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个层次(见图5-1)。
- 马上毕业本科生,北京19W和苏州16W的工作,咋抉择?
- 睡觉前,啥东西应该离开你的卧室呢
- 从北京搬家到上海,东西怎样搬运
- 为啥学习东西学不会,过几天就自动会了呢
- 为啥北京丰台的福海国际服装大厦东西不好还特别贵
- 北京的较偏远区县(东西海三区之外)的中小学教育水平是咋样的
- 北京东西朝向房子可以买吗
- 马上就要去北京上学了,请问下北京物价高吗
- 初高中教科书上的东西到底有啥用
- 你在大学期间学到最有用的东西是啥